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我常常看到你打胜仗的捷报,可是关于你的名字,有的时候会被我们的同事写成“士友”,或者是“仕友”今天我(毛泽东)很想问问你, 你名字里的那个字究竟是哪一个呀?

对于毛泽东的疑问,许世友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我名字三个字是言午许,士兵的士,朋友的友”。

“喔!是士兵之友啊”

可以从毛泽东的语气里听出他对许世友的赞许。

许世友跟毛泽东讲了关于他名字的事情,毛泽东听完后,萌生了想要给他改名字的想法。

“把士兵的士改成世界的世怎样样?你不仅仅是我们的士兵之友,中国各族人民之友,也是世界劳动人民之友呢!”

这位被毛泽东改名的“世界之友”,在前半生打出优异战绩,晚年的他住进了中山陵八号,这里也被他称之为是“稻香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中山陵八号

孙中山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紫金山南麓,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山坳,这里可以说得上是一处“风水宝地”,整体环境堪称一绝。

小山坳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尤其是在清晨时分,空气里没有什么风,安安静静的小山坳里面飘荡一丝丝的薄雾,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和谐。

然而,这一片大好春光并不是谁都可以欣赏的了的,小山坳和外界之间一道绵延数里的围墙,铁青色的围墙和自然景观格格不入,但也因为它的存在,给这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感到望而却步。

人们虽然很想看看其中究竟有什么“洞天”,但电网的围墙以及严厉的警卫把他们隔绝在了外界,这处山坳便是中山陵八号,它坐落在中山陵园区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陵园区

中山陵八号的最先主人

中山陵八号是一座庭院,他的修建者与中山陵的主人有直接的关系,此人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他便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孙科先生。

那时候国民党政府要求南京在山西路以西,西康路以东、草场门以内修建新式的住宅区,此处的道路通畅,绿植很多,各个设备相当齐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孙科下定决心,要在中山陵周边修建别墅。

环境优美的庭院,地理位置靠近中山陵,这里可以抚慰孙科失去父亲的难过之心。

中山陵八号的建成时间是1948年,然而别墅刚建好没几天,它的原主人孙科就去了台湾,在这之后,这里便成了南京军区招待所的一部分,毛泽东、叶剑英、陈毅都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科

领导人们在南京停留的时间不长,所以这里平时也没有什么人来住,大部分时间,它都是空着的。

没过了多久,中山陵八号迎来了新的主人,那时候他打算把南京军区机关搬迁到中山植物园办公,正好这里距离中山陵八号不远,所以他便顺理成章的住了进来,这个人,就是许世友,这也是他第一次入住中山陵八号。

许世友第一次在中山陵八号居住的时间不长,八大军区司令对调,许世友要听从上级的安排,上面让他去哪里,他就得去,所以调令下来后,许世友也就从中山陵八号搬了出来。

许世友落定中山陵八号

1980年,许世友再一次住进了中山陵八号。

南线自卫反击作战结束之后,许世友的工作出现调动,他被调任为军委常委, 但许世友并没有在这个岗位上干太久,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他不再适合做强度高的工作了,于是他向中央提出了不想再工作的请示。

这真的不是许世友不想工作,而是那时候已经是1982年了,1906年出生的许世友在那时候已经高达76岁高龄,他真的要休息了,要去过属于自己的清闲日子了。

中央答应了,但是他们一开始给许世友选择的居住地是在北京,许世友没有答应, 他觉得北京有些干燥,而且这里四季分明,到了冬天非常的冷,他的身体适应不了北京的气候。同时许世友向中央反映,表示自己想去南京写回忆录,南京的气候温和,这里适合他养老。

对于许世友提出的请求,中央答应了,于是许世友顺利的住进了中山陵八号,这是他第二次居住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陵八号

高档庭院内的农村生活

中山陵八号内主体建筑是一座风格为西式的两层楼房,建筑的房顶是平的,建筑房顶还装有专门用来接水的水龙头,夏天可以往里面注水,这样便起到降温的作用,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会感到燥热。

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不规则多边形的建造手法,这样的设计让中山陵八号有了不对称的美感,走进建筑内,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饭厅以及厨房。

各个房间的设计都富有设计感,客厅内的采光很好,如果是晴天,那么就可以在客厅晒晒太阳,如果是雨天,那么也可以在这里听听雨声。书房的建造风格十分大气,书房的面积大,给人的感觉相当气派,这里建有立地通天的书架,可以满足居住者的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陵八号

再一次回到中山陵八号的许世友,直接给这里进行了一次大改造,一般进来,许世友就在院墙的东北角修建起了一个高度为两层的建筑,这个建筑跟中山陵八号的风格完全不匹配,它看上去也不像个仓库更不像个碉堡。

这个建筑物是许世友自己设计出来的,它的用途也很简单,这里就是警卫楼,也许是因为许世友曾经担任过毛泽东的“大警卫员”,所以他将警卫这个职位看的非常重要,所以才萌生出想要自己设计建造的想法吧。

除了建造新建筑之外,许世友也对庭院进行了改造,所有的改造都是根据他的喜好来的,而且像中山陵八号这样的西式别墅,许世友本来也住不惯,现在自己已经隐退了,平时也没有什么工作要忙碌,正好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庭院内围墙边上原先种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灌木丛,然而,这些灌木丛都被许世友给铲掉了,原本以为许世友是先在这里种植一些他自己喜欢的花草,但没想到的是,许世友直接把这里建成了猪圈,他在里面还养了几只小猪崽子,不过……这可是有点不解风情啊。

主楼西边原本有一片春意盎然的苗圃,到了季节,它们会绽放出好看的绿色,但没有想到,许世友也把它们给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观方正的鱼塘,许世友往鱼塘里放入种类不同的鱼苗,许世友没事儿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看看他的鱼。

主楼的后面种植了很多品种稀少的名贵植物,对于许世友来说,再名贵也不过就是植物罢了,这些植物也被他给移走了,他把这块地留下了,将它处理成一块“生产地”,许世友在这里“生产”出水稻、西瓜、甘蔗等各种蔬果。

别人住在这里可能是为了欣赏别墅的自然园林风光,而许世友住在这里则是为了继续过他的“田园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