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9日讯(记者 郭子硕)近日,有市场消息称,大业信托暂停第三方代销业务。财联社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该消息属实。

财联社记者从大业信托相关人士获悉:“大业信托全面收回第三方平台销售的额度,全部额度用于直销,主要涉及政信类信托,以及部分tof信托。目前,暂不清楚是否重新放开第三方平台销售。”

对此,财联社记者以投资人的身份咨询大业信托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公司的政信信托仍在正常发行,投资者可以通过直销渠道认购。大业信托官网显示,“大业信托-政通2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最新一期于6月17日正式成立,成立的信托单位规模为290万元,成立后信托计划存续规模为20,290万元。目前,大业信托决定进行下一期持续募集,起始日为2024年06月17日。

有第三方代销从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大业(信托)已经暂停了,不过大业信托通过三方渠道代销的规模有限。金谷信托也有类似情况。部分政信项目资金募集完毕,信托计划迟迟未成立。”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财联社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可能是内部调整,也可能是配合监管梳理涉及隐债主体的情况,内部自查。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最近有不少信托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比较谨慎,主要是这段时间监管较严,除政信类项目外,部分标品项目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市场上,依赖三方平台代销的信托公司并不多。有华南区信托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最近几年,不少信托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直销渠道,只有几家还靠三方(代销)。”

信托产品销售渠道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托公司直销,另一类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代销。廖鹤凯进一步指出,第三方代销属于市场化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效率。大多数公司(直销)人员配备太多,增加成本,效果也并不好。早些年很多信托公司都做过探索,并且详细核算过成本。

不过,也有部分信托公司打擦边球,通过非金融机构销售,这里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及监管盲区。原银保监会曾发文,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明确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以提供咨询、顾问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推介信托计划,切断第三方风险向信托传递的渠道,避免法律风险。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有信托公司因“违规通过非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被监管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