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共巴中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举行。本次全会有哪些重大意义?主要特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6月17日,中共巴中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深入解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发布会吸引近20家中央、省级和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现场报道,中新社、四川日报等相关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会召开凸显三大意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六字”红军训词提出90周年,也是巴中三十而立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召开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其战略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在建地设市30年创造的奋斗精神、奠定的坚实基础、累积的丰富经验上,进一步整合资源集成能力,推动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站上新台阶。

市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郑琼说,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统一认识、振奋精神、明确任务、推动落实的目的。

具体来说,重大意义有三:

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担当国省赋予巴中特殊发展使命,坚定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于深入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系统布局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建设,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

对于提振发展信心,扎实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2.

主题鲜明、内涵丰富

全会主题突出四大特点

全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郑琼表示,本次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体有4个特点。

对标看齐、统一方向

全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聚焦国省部署特别是给予巴中的发展定位,统筹谋划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统筹优化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系统谋划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建设的方向路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充分体现了市委坚持守正创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定力。

准备充分、集思广益

今年初,市委举办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省委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发出巴中高质量发展的“方位、方向、方法”之问,引发全市党员干部深入思考。之后,市委为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发放《“新质生产力”学习资料合集》《产业新赛道》等丛书,邀请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作专题辅导,为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全会筹备过程中,市委还充分借力省社科院、四川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工信院等智库机构,借智四川“西老革”挂职干部、东西部协作和托底性帮扶干部、优秀企业家、党外人士等力量,积极吸收研讨成果、认真转化先进经验、广泛采纳意见建议,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生动实践。

系统布局、重点切入

全会集成推出了“1+2+3”系列文件,全面系统部署“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纸上到图上的有机统一。其中,起统揽作用的《决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重点任务,特别是紧扣资源整合、集成能力,集中强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突破路径,没有讲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2个《规划》从中观层面,把《决定》的部署要求和重点任务落到了规划图纸上、嵌在了产业链条里;3个《实施方案》则更加微观显化,采取“关键措施+具体目标”的方式,将《决定》明确的任务尽可能落小落细,确保有抓手、有目标。“1+2+3”六个文件互为一体、相互支撑,共同构成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系统布局。

激活基因、振奋精神

全会立足新起点,从历史深处汲取奋进力量,从时代大势把握趋势变化,把深藏在老区人民血脉基因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必将团结全市上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进基因,深入实施“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全力当好新时代红军传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03.

站位高远、着眼全局

本次全会取得四大成果

全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郑琼介绍,本次全会的成果集中体现在鲜荣生书记的讲话和审议讨论的规划文件中,主要有4个方面:

谋划了新时代振兴发展的战略构想

这次全会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提出了“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把顶层设计和分层衔接、战略定位和战术落地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发展目标和路径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发力方向和着力重点。

提出了今后4年振兴发展的奋斗目标

全会提出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到202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持续提升,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这些目标既是现实需要,也要发展需求,需要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部署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举措

全会在全面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础上,打破行政区与经济区界线,整合市域优质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集中打造三次产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其中,集成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内容是强化巴中经开区极核作用,整合优化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工业园区,构建“一核多区”发展模式,建设主导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新布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初步考虑是依托平昌县北部、通江县南部、南江县南部、巴州区东部优质种养产业,以“秦巴山区特色优势高效农牧业”为主题,以“核心区引领+示范区带动+延展区辐射”为形态,以生物育种等为突围赛道,打造全市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区,主要是在抓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促进农商文体工旅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

确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

全会在深度研究国省产业政策基础上,从资源开发转化出发,筛选确定规模发展能源化工、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医药健康5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文旅康养、现代农业2大优势产业,联动发展物流、金融、信息服务3大支撑产业,着力构建覆盖三产、协作紧密、融合发展的“5+2+3”产业体系。同时,全会坚持细分制胜、赛道思维,精选18个细分赛道,分别明确了重点环节、标志性产品和承载区域,着力提升巴中产业标识度和竞争力。这些具体举措,必将加快补齐巴中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有力支撑巴中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现代化。

释义

“1+2+3”

“1”即1个决定:《关于整合资源集成能力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决定》;

“2”即2个规划:《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巴中高质量发展》《巴中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

“3”即3个方案:《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高水平安全格局实施方案》《关于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实施方案》。

- END -

来 源:巴中日报

编 辑:吕欣仪、王珍珍

一审一校:陈 欢

二审二校:赵东升

三审三校:陈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