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占长孙 通讯员 昆高轩)一支记号笔、一张议事板、一群热心居民……近日,昆山高新区柏庐城市管理办事处东星社区“小板凳议事会”如期举行。经过民主讨论,事关小区消防、环境、垃圾分类等问题迎刃而解,两支“小口哨居民自治队”应运而生。

近年来,柏庐城市管理办事处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创新深化“小板凳工作法”,通过“板凳议事”“板凳课堂”“板凳网格”等多种工作模式,打通基层协商民主、思想理论宣讲、社区网格治理“最后一百米”。

身穿蓝马甲,随身携带小板凳,看到有闲坐的居民,便会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聊聊天,这是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的缩影。东星社区以“小板凳议事会”为基础,打造“一厅一廊一楼栋”居民议事阵地,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柏庐办事处在网格员原本“一部移动终端、一件工作马甲、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工作牌”的基础上,增加一张便于携带的小板凳,让网格员更好地联系群众、走访群众、服务群众。“靠得近才能看得清,聊得来才能知民心。”柏庐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日前,在同心路旁高大的香樟树下,同心社区的“板凳课堂”开讲了。同心社区创新“板凳课堂”理论宣讲模式,把讲台搬到街头巷口、把课堂设在房前屋后,以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小故事,把“想听的”与“要讲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