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亿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要涨了!人社部的消息,今年开始基本养老金整体上调 3%。这里面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它针对的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在这次调整的范围内。那对于以农村老人为主的城乡保险,年初国家早就已经做了调整,每月领取的最低标准提高 20 元。可是没想到,这个数字按全国农村老人平均领取 200 元水平来看的话,上调幅度居然高达 10%。

所以就不得不说到第二点,养老金的差异。首先,这次上调的 3%,它指的是全国总体的调整水平,也就是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涨 3%,但算到个人头上,就会有各种差异。这也就是文件里每年都会提到的所谓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挂钩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多劳多得。上班的时候,你缴纳的数额越多,时间缴得越长,所在的地区经济越发达,那你本身退休后领取的数额就会越多,同时你调整的空间也就会越大。

那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养老金 10 年前就提出了并轨,体制内的人仍然会有更高的养老金。因为他们工作稳定,缴纳时间长,一缴就是几十年,然后缴纳数额也是按照工资足额缴纳,而不是像很多企业是按照当地最低标准来缴的,再加上一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的企业年金,这种差距自然就产生了。这种情况下也就有了适当倾斜,会对那些特别偏远的地区,比如西藏、宁夏这些西部地区,还有一些像高龄老人等等的特殊人群发放额外的补贴。

第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这是我们国家连续第 20 年上调养老金了,但最近几年上调的比例却一直在下滑。从 2021 年打破已经维持了好几年的 5%,降到 4.5%,降到去年的 3.8%,直到今年还勉强维持在 3%的关口。这样的趋势,一方面是经济、财政、通胀的综合考量,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人口劳力的压力。

我国历史上是有过三次婴儿潮的,在这样的人口红利下,可以很好地支撑现收现付,也就是年轻人交钱养退休人的这样一种养老金体系。但是有报告显示,到 205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会接近 5 亿,到那个时候,每三个人里就会有一位老年人。

但如果说这种养老的压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件比较长远的事情,那眼下已经有地区,比如说深圳上调了社保的缴费基数。但要知道,养老金压力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参考邻国日本,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加强社保资金的市场化投资,而美国,则是以养老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为主,再加上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合计占到了整个养老金体系的 90%。

所以这代年轻人应该也看出来了,大力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必然会是以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