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9日讯19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吹风会第5场。会上介绍《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第二批)》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临沂市纪委监委把推进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作为护航行动的主攻方向,严查开路、系统整治,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接续发力,狠抓“五个突出”:

突出“纪企直通”。为打消企业不敢说、不愿说的顾虑,市纪委监委拓宽“纪企直通”渠道,跨过监督的“中间环节”,直接联系企业获取“真实问题”、“一手信息”。第一种渠道是“企业评部门”,根据部门特点精准设计问卷,由企业匿名评议,目前已开展8轮。今年4月份专门开展了一轮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5个重点部门的定向评议,邀请2883家企业参与,收到问题反映804条。6月底,计划原样再组织一轮评议活动,通过纵向对比看变化、定奖惩。第二种渠道是护航“心廉心”,由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入企走访,收集“机械化”执法、“逐利式”执法、“钓鱼式”执法等典型问题,这是高质量、深层次问题的主要来源渠道。目前,通过走访,已发现问题133个,推动解决86个。蒙阴县纪检监察干部全员走访联系355家规上企业,将收集的18个诉求全部转责任部门限期解决,并将办理情况向企业“一对一”反馈,受到企业认可。第三种渠道是企业家座谈会,已面向全市商会协会、中小微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召开三次“临有清风·沂心护航”系列企业家座谈会,近期还将召开重点项目负责人代表座谈会,通过把企业家邀请到市纪委监委机关,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收集问题建议33条。聘请134名企业家为“亲清观察员”,建立联系沟通渠道,及时收集企业诉求,推动解决企业困难。

突出“深度参与”。对执法监管工作有感,才能更好开展监督。为此创新开展“融入式”、“体验式”、“嵌入式”3种监督方式,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的执法工作进行一线监督。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项目监督零距离,助力跑出加速度”的做法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针对部分领域执法乱象开展“小分队”监督检查,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一线、发现问题,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落实。“小分队”监督检查的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视频报道。

突出“严查开路”。办案是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不能软。当前行政执法领域还存在着不担当、不公正、不规范、不廉洁、不文明、不严格等问题。为此建立“一体化”办案和全员护航机制,对行政执法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办,今年1-5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问题线索10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9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释放出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鲜明信号。

突出“警示教育”。按照“要教育执法人员对企业像春天般温暖”的要求,市纪委监委立足“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今年以来组织拍摄3集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10个,推介正面典型3个,督促公安、城管、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管4个部门在系统内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突出“真抓实改”。立足让企业“说了管用”,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交卷意识”,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问题整改监督闭环,及时公开整改内容,引导各级各部门真改实改、建章立制。对于各渠道收集的问题,在反馈责任部门的同时,同步抄告分管市领导,督促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共制发监督建议81份,廉情抄告单11份。对问题集中、整改不力的部门单位和县区,由市纪委监委领导同志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谈话,对“一把手”进行个别谈话,传达市委要求,确保快行动、快整改,切实将市委要求落实到位。

闪电新闻记者 孙雪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