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如果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林剑表示,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阐明立场,这起反补贴调查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欧方在调查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合规的做法,指控的所谓“中国补贴项目”也根本站不住脚。中方敦促欧方尽快终止调查,避免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欧盟想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事,已经酝酿了大半年,近日,欧盟终于对外披露,将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有关人士指出,临时关税只是欧盟计划的第一步,下一步,欧盟可能要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关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会成为常态化。从下个月起,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在进入欧盟市场时,会被额外征收25%的临时关税,此举是为了抑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势不可挡的销售势头。

除此之外,欧委会还细化了我国车企的加征关税,其中比亚迪加征17.4%的关税,吉利汽车加征20%的关税,上汽集团加征38.1%的关税。并且还有一条,配合调查的公司将被加征21%的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最高的关税。而中国生产的特斯拉也不能幸免,但是作为美国企业,法案上表明,特斯拉汽车可能单独计算关税,欧洲作为美国的盟友,对特斯拉的“偏袒”其用心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此番行动,表面上是基于长达十个月的调查,声称决定是审慎而为,但实际上,这一决定遭到了来自欧洲内部多方面的反对声音。可即便如此,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还是不顾这些反对的声音,强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无疑反映了其政治立场。我们都知道近些年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冯德莱恩就是美国在欧洲地区的代言人,那么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她必须紧跟美国的脚步。

其实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加征关税,市场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在此之前,也有两个国家对中国的新能源车加征了关税。美国做的特别绝,直接加了100%的关税,好在中国新能源车在美国的销量很低,加不加关税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另外一个加关税的则是土耳其,在加关税之前,外长还访华了一次,可能是没有占到想要的便宜,回去之后直接加了40%的关税。打不过就加关税,好像成了一些国家最常用的耍赖皮招数。

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税。对此,中国深感遗憾,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德国汽车行业支持自由和公平贸易。原则上,任何保护主义措施,包括附加关税以及不合理和扭曲市场的补贴,都会限制自由贸易,并存在最终对各方都不利的贸易冲突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是想加征电动车关税的,但德国就不行了,德国车企在华是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存在的,一个大众集团在华营收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所以德国挡着不让法国加关税。两方因为加个关税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法德内斗,法国想借着这个机会坑德国一把,德国就想再抢救一下。

加征关税对中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反正买单的是欧洲人,只不过是制造了一个让传统车企喘息的契机,不会改变现有竞争趋势。其次,加征的关税进了口袋,就能补贴给欧洲传统车企吗?

中国车企已经逼得欧美撕下了遮羞布,彻底不装了,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了。但是呢,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汽车出海是必须的。欧美不等于全世界,我们在尽量拉住欧盟的同时,也要更重视新兴市场。另外,电车出口虽然更受关注,但油车出口依然是主力。并且,中国的混动车,更适合欧美之外的,基础设施不那么完善的市场。

从长远考虑,为提升我国车企竞争力,未来可寻求改变相关补贴方式和结构,一定程度上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补贴做法,建立从消费者、土地和其他领域的多元化补贴模式,增加车企研发方面的补贴和支持,减少欧盟调查动机。但考虑到欧盟此次征税出于对我国车企的恶意打压,我国调整补贴方式做法对减轻欧盟疑虑效果不会很大。从硬的方面来看,可对欧盟粗暴贸易举措做好针锋相对的反制准备。

考虑到法国在欧盟中对我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非常积极,我国可就欧盟输华农产品、红酒、空客及其零配件和相关服务加征关税,当然也应包括对华出口的汽车加征关税,尽量促使欧盟知难而退。

显而易见,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额外高关税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措施和政治性决定,其依据和程序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其后果不符合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其措施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最终也不利于推动欧洲电动车企的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对此,我国不必抱有太过悲观情绪,只要我国车企稳定阵脚,打好基础,苦练内功,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不管对方如何调整政策,如何打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有这个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汽车制造商。

根据英国市场调查机构骏特商务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汽车品牌去年售出了1340万辆新车,超过了福特和雪佛兰等美国品牌1190万辆的销量。与此同时,日本品牌保持了其领先地位。

去年,中国品牌汽车全球销量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23%,而美国品牌汽车全球销量增幅为9%。

而美方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现在又打着国家安全旗号,意图设置非关税壁垒,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会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市场原则,为各国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中方将持续评估美方审查后续情况,必要时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