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什么叫使馆车吗?
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越感一览无遗,这些,拍摄者或许不懂,但不能将车停在大马路上,这个道理,小学生都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路不走硬停

恰逢周末,又是一个好天气,准备带家人出门吃饭,谁知,一出小区门,却发现拥堵异常,有的车竟然直接掉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主继续前进,发现正前方的一辆使馆车一动不动,静候了一会,发现前车依旧并无挪动意思,趁着左边车道没车,博主就开到了使馆车的左边,摇下车窗问了一句“使馆车就能随便停车吗?”

堵车本就让人心情不好,传来的一句“那我停哪”更让博主气愤,再问就是不知道怎么停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群开始聚集,女子缓缓开口“要我付你学费吗”,不礼貌的态度再让情况激化,抬头发现博主手机正在拍摄,当即质问“你这是什么行为啊”。

过程中,女子选择报警,末了,又送上两句“懂不懂什么叫使馆车?懂不懂什么是外交豁免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外交豁免权,指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协议,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及相关人员的一种特殊待遇和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晃晃将车停在马路中央的行为是允许的。

女子的言行太过理所当然,外交豁免权不等于无法无天,行为已对别人的正常出行造成困扰,提醒后仍旧拒绝挪车,甚至辱骂他人,这种恶性行为的延伸,更是错上加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交警和民警的双双赶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当事女子的身份很快被扒了出来。

余某自称自己是现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针对自己在6月16日上午的错误言行,宣称已经意识到了错误,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歉意,过程中,余某还弯腰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简单理解,就是承认错误、接受后果、引以为戒,事情因拥堵广受关注,舆论的发酵再添一把火,到最后,处理结果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牵扯出另一桩

交通违法情况,罚款处理,违规饲养犬只,公安机关会依照法定程序跟进,违反治安行为,公安机关已立为行政案件开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逊言语”多从余某之口发出,但乘坐在涉事车辆之中的,还有丈徐某某,以及一只宠物狗,争吵过程中,徐某带着宠物先行离开了,余某一人留下。

涉事车辆确实登记在一国际组织名下,该国际组织成立在2008年,总部就在北京,它致力于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合作机制,秘书长的身份固是好的,余某的作为却并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可以有不同,交通规定却是一样要遵守的,找个不碍事的地方,停车本也不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偏偏觉得自己不一样的,不只一个余某,类似滋事之人,2023年也发生过一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籍男子驾驶一辆川B牌照的红色轿车,张扬的颜色,同行的女性同伴,一切滋长了男性的底气,车队拥挤,男子逆行插到对向车道,对正常行驶的网友比起了一个不算礼貌的手势。

不想“有礼变成没礼”,网友并不打算同样以不礼貌回应,谁知外籍男子再经过网友车时,不礼貌的手势再竖,网友用英语开口想要与其交流一番,对方可没有沟通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如此,网友直接选择报警处理,涉事的外籍男子身份很快被扒了出来,他是一个竞技训练营的滑雪教练,学校获知男子开车时的所作所为之后,第一时间将他的课停了,警方也责令男子对网友道歉,批评教育之外,针对男子逆行的行为,也转交给交警部门处理。

不管是不是中国人,在中国,都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持有特殊牌照,在外更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牌照赋予了权利,所用却不应横行,特殊性被自己张贴,一遍遍的强调更是生怕别人不识,特权表现本就更容易引起讨论,没理硬往自己身上贴,更是余某的大不应该。

违停在先,博主最开始的反声,用意也只是提醒,做了错事,不让别人说一句,造成的拥堵充耳不闻,车子门窗一关,隔绝不了交规和正义,众目睽睽下语出惊人,又是想拿优越感吓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歉发了,不代表真的被原谅了,互联网上的道歉,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究竟错在了哪,至于后果,不管怎样,也就只能自己受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