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圆满落幕,数千项肿瘤领域研究成果重磅公布,为肿瘤诊疗与防治带来更多选择与希冀。在本次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口头报告了SOC-1研究结果(摘要号:5520),该研究成果也于6月1日同步上线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为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再添“中国数据”。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臧荣余教授谈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治疗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臧荣余教授进行ASCO现场报告,照片来自KIM, Jae-Weon

专家简介

臧荣余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

  • 复旦大学卵巢癌研究所所长

  •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科分会常委

  • GCIG执行委员(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 亚洲妇科肿瘤学会理事

  • 上海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学医师分会会长

  • 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2024 ASCO中国风|臧荣余教授:SOC-1研究再登ASCO,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夯实循证医学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024 ASCO中国风|臧荣余教授:SOC-1研究再登ASCO,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夯实循证医学证据

医脉通:在本次ASCO大会中,您口头报告了SOC-1研究最新结果,能否请您简要介绍该项研究背景及结果如何?

臧荣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近二十年来,我们团队深耕于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领域,从回顾性研究到前瞻性单臂研究再到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扎实的一系列相关研究。目前,中国多中心的SOC-1研究、美国的GOG-0213研究和德国的DESKTOP 3研究的数据均已发表,对于首次复发的铂敏感卵巢癌,手术可作为标准治疗手段。

与其他药物相关临床研究相比,SOC-1手术研究的开展更为困难。因为医生有医生的选择,患者有患者的选择,在一些卵巢癌外科治疗技术较优的大型医院或中心,采用手术治疗铂类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让患者选择化疗等其他治疗模式较难,因此也导致了该研究的crossover(转组)率较高,达35%,对最终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经全面考量后,我们在最后一次方案修改时,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作为共同的研究终点,与原本仅将OS作为研究终点相比,crossover对PFS影响较小,并提前预设多种转组的分析方法,尽可能客观描述转组对OS数据产生的影响。经crossover校正后,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在新的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等新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今,手术仍发挥着卵巢癌治疗的“基石”作用。我们建议手术可置于免疫和靶向治疗之前,以期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长期无病生存的机会。

医脉通:作为中国第一项卵巢癌手术相关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OC-1研究为复发卵巢癌二次手术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再次登上ASCO。能否请您谈谈,该研究有着怎样的亮点和意义?

臧荣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本次ASCO大会上,我们报告了III期SOC-1研究成熟的OS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82.5个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中位OS为58.1个月和52.1个月,延长了6个月。进行crossover较正分析后发现手术组死亡风险降低了24%,复发病灶≥20个的患者手术获益最突出,死亡风险降低了31%。长期随访中,手术组有13.2%患者超过5年无病生存,而对照组仅为2.9%。

值得关注的是,SOC-1研究的亮点是首次在国际学术领域将肿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应用于临床研究方案中,创新探索新的临床研究终点—累计无治疗时间(TFSa)。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期望能够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更为扎实的临床信息,进一步夯实循证医学证据。

编辑:Uni

审校:臧荣余教授

排版:Uni

执行:Faline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