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菜这么油腻,但肥胖却没有西方国家呢?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强调的是中庸之道,烹饪讲究的是味道的平衡。甜味也是适当的。而西方,蛋糕,甜味的、含糖量高的食物比较常见。

这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看完网友分享,太真实了。

他们糖放的比较多,而且各种沙拉酱里面的糖分也特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点心是追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甜,而西点主打一个不齁死你不算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奶茶已经够甜了。他们居然用低糖美味饮料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片面包,对一整罐巧克力酱?相当于中国的辣椒炒肉。就放一点辣椒全是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老公去纽约买了一个甜甜圈,吃完之后异口同声的说,就要得糖尿病,吃了一口胃就难受。然后来到纽约地铁,各种味道,比孕反吐的还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吃的酱是咸口的,而西方人的酱全是甜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给了我一个国外买的甜甜圈,和名字特别配,“甜甜”吃完心慌,有种濒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做饭,看着油用的多,但实际上吃到肚里的并不多。基本上都在盘底,而且糖分摄入的也相对比较少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杯都觉得齁甜,别说五杯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他们国家的糖产量很高吗?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他们本地人是否觉得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自己在家做饭主打一个少油少盐少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少吃士力架,觉得它太甜了,齁嗓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蛋黄酱就是蛋黄加油打发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对甜品的最高评价,好吃不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朋友本来和我一样高一样重,后来她谈了一个外国男朋友,半年再见到她胖了30斤,她天天和老外吃芝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量糖分对身体不利,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生,开始注重健康的饮食和营养均衡,倡导少油少盐少糖的烹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