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承建的渝昆高铁那寨箐隧道关键段落——出口至横洞段提前贯通,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者庆祝那寨箐隧道出口至横洞段贯通

那寨箐隧道全长7268米,是渝昆高铁云贵段唯一一座超7公里的浅埋长大隧道。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渝昆高铁云贵段六标二分部承担那寨箐隧道4784米施工任务,其中出口至横洞段长3152米,全部为四、五级围岩,是全隧施工难度最大的段落。面对隧道施工交通、气候条件恶劣,穿越5处房屋、6处浅埋段、最小埋深仅14米,富水玄武岩夹凝灰岩地层稳定性差等难题,建设者细化管理,全力提升施工进度、强化质量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寨箐隧道横洞

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22.2公里、最近的县城1.5小时车程,需要新修及改扩建施工便道15公里,最低海拔2320米,管段内海拔高差130米。这是渝昆高铁六标二分部上场之初,建设者面临的多重客观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驻地环境

进场之初正值雨季,“雾收不起,细雨不止”的天气加剧了材料运输的困难程度。“我们结合道路情况,在拓宽、新建施工便道的同时,采用大车拉、小车转、肩扛手推的接力运输方式,最大限度保障材料供应。”项目负责人陈永说道,“那段时间,早出晚归、冒雨作业、现场就餐成为了全员标配。”主动出击、迎难而上、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之下,项目部仅用28天完成拌合站建设、55天在那寨箐隧道出口实现了全线第一座隧道正洞进洞施工,获得建设单位的高度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谷中的施工便道

针对隧道浅埋段多、多次穿越房屋的情况,项目团队采用“微震爆破开挖+地表变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施工中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闭合、勤量测等控制措施,并利用智能装备实时监测变形和振动,成功避免塌方冒顶、突泥涌水、房屋开裂等风险,确保施工安全平稳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隧道开挖作业

“富水玄武岩夹凝灰岩地层稳定性差、透水性好,遇水易软化或膨胀,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围岩变形,甚至初支开裂、拱架变形。”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欣亮说道。项目团队采取扩大超前地质预报探测范围、加深地质判识、快速超前支护、控制开挖进尺、调整开挖工法、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同时细化分解进度目标、开展月度进度考核、强化现场施工组织、全力缩减工序衔接和单循环作业时间,保证了隧道五级围岩开挖以每月75米的速度推进,实现了那寨箐隧道横洞18天完成进入正洞挑顶施工、出口至横洞段提前100天贯通,并为后续隧道穿越类似地质段落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隧道防水板台车作业

为彻底杜绝铁路隧道质量红线问题,减少一般质量缺陷,施工中建设者秉承“向质量要成本,向管理要效益”的核心管理思路,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实用、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组建项目精细化管理“421”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在实行重点工序领导带班、关键工序升级报验的基础上,通过“激光五线上墙”控制仰拱边墙预留结构物线型质量、“三喷、两刮、一扫面喷射混凝土工艺+3D扫描仪断面复核报验制度”严格控制喷混凝土平整度质量,强化“关键小工序”质量控制,同时引入混凝土特种检测机器人进行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降低检测成本和安全风险,实现全流程、全方位质量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隧道二衬钢筋绑扎

渝昆高铁全长698.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重庆西站引出,途经重庆、泸州、毕节、曲靖、昆明等市,终至昆明南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从重庆至昆明的通车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成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铁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