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田县获评202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亿元,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6月12日,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蓝田县委书记、县长徐毅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毅表示,2023年,蓝田县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施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141.8亿元,项目数量、产业项目占比创历年新高,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果业产值突破13亿元;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137家,电商交易总额47.3亿元、增长15.1%,位列全省第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4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蓝田县不断谋改革、求创新,有效增强市场活力,出台了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等服务措施36条,完成“一件事一次办”集成事项改革15项,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6%,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家,新登记经济主体4071户、增长28.8%。

“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建提升口袋公园5个,新增城市绿地2.7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503个,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徐毅介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43个,樊家村等6个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6个,完成投资9.5亿元。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20所,新增学位1800个。持续办好厨师学校、家政学校,“蓝田厨师”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劳务品牌。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封顶,县妇计中心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建成重点专科4个。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382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4天,稳居全市第一,被命名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徐毅表示,2024年,蓝田县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落实,聚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文化保护传承等六个方面攻坚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蓝田实践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蓝田县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新建联村经济产业园15个,新增设施蔬菜、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紧牵制造业“牛鼻子”,支持美力源乳业、汉丰药业等龙头企业达产扩产,推动工业倍增,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以蓝田通用机场为核心承载平台,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培育发展“环山路旅游景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带,规划建设灞河左岸康养休闲产业带。

同时,蓝田县还将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和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亿元以上,新登记经济主体不少于3500户,新增上市后备企业5家,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15个,总投资130亿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西安大都市“后花园”定位,蓝田县今年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示范区。做好西安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十高铁、西蓝高速改扩建保障工作,全年改造老旧小区10个,新建公共停车位400个以上,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全域提升”行动,全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20个。投资1.51亿元,办好10件民生实事项目。新建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1080个,启动县托育中心项目建设,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老年助餐食堂50个。加快西川片区供水工程建设,让蓝田群众喝上秦岭的源头活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秦岭,蓝田县将用好“数字秦岭”智慧管控平台,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持续巩固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挖掘秦岭北麓生态和人文价值,加快蓝田猿人遗址保护提升,实施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中共蓝田特别支部旧址数字化展陈,建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挖掘申报非遗项目3个以上,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来源:中国网

本微信平台由陕西承宽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