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气温24~29℃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6月6日,在咸宁市区东外环杨下社区,约1万平方米的杨下河湿地进入记者视野。清澈的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林、鸟语花香,不时有市民在此散步,享受着自然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臭水沟。据周边居民介绍,5、6年前,杨下河周边居民密集,生活污水和上游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导致河水处于污染状态,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的平衡。然而,经过科学的规划和治理,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了解到,我市2020年对杨下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周边居民区和工业企业进行了污水管网改造,实现了污水的有效收集和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杨下河污染问题。其次,通过河道清淤和堤坝建设,提高了河道的蓄水能力。杨下河还引入了一系列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效净化了水质,增强了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生态修复的同时,我市还对杨下河的景观进行提升。

自然草坡和鹅卵石组成生态驳岸、新建的游园路和休息平台、宜人的亲水空间……杨下河通过一系列综合改造及长期维护,如今已蝶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绿洲。

本报记者:黄兰芬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