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岱岳区范镇郑寨子持续完善民主协商工作机制,畅通议题收集渠道,规范议事规程,不断推进民主协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确保群众依法议事依法办事,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积极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志愿服务与美德健康生活的结合文章,助力乡风更加文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村级治理更加有效。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民主议事制度。郑寨子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全力做好“党建+”文章,切实将党组织的领导和建设贯穿到民主议事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确保基层治理有“主心骨”、有“火车头”。成立“为民协商”议事会领导小组暨信用领导小组,压实责任,分工协作,召开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协商制度,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常态化召开协商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进行“思维碰撞”,全面推动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和动员全村群众为村级发展出点子、提建议,并根据发展实际采纳产业发展、村貌改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20余条,凝聚起抓治理、抓发展,促文明、促和谐的群众力量。

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民主议事形式。按照“十有”标准建设了“为民协商”议事厅,配齐必要设施,制作悬挂规章制度,营造协商氛围。坚持开门协商,议题提出、会议召开、协商结果等按照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听取群众心声。同时,灵活确定协商形式,大事在议事厅议,小事在田间地头、文体小广场议,增强了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开展“田间地头商议”“板凳议事”等多种议事方式,充分运用会议协商、现场协商、上门协商等,依据议题涉及面的大小和轻重缓急进行协商。对涉及面小的议题,组织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党群代表,通过“面对面”交流、“走访式”谈心等形式进行协商;对村内无法协商解决或存在较大争议的议题,及时提报镇为民协商议事会,由镇协商议事会按照程序进行协商议定,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推动形成了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良好格局,深化了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的协商理念。对议事过程中提出并被采纳建议的议事成员,通过信用加分制度给予相应的信用分,以信用激励大家更好的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针对乡村治理、道路硬化修建、村集体经济三个方面内容,开展重点协商座谈,真正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实现了良性互动。

好协商主方向,确保民主议事成效。组织村内退休老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组建一支“能说会道”的议事队伍,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纠纷调解室,成立“苦楝树下”协商,以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为抓手,开展“暖心融冰”行动,促成矛盾双方握手言和。自成立以来,有效协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同时郑寨子村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利用在外经商的乡贤回家过年的机会,郑寨子村均召开一次协商会议,让一年未回家的乡贤各抒己见,谈谈对村里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何感想,说说外面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为本村下一年的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带动了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全力支持乡村治理,郑寨子村始终坚持村民自治,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逐步扩大基层民主范围,引导村民参与村务管理,通过协商来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靳菲菲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