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头戴虚拟VR设备、在空无一物的体验区做出“左右滑动”“上下抓取”等屏幕互动性动作……未来人们会怎样“看电影”?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出了“未来影院”的全新单元,用实景模拟给出了一个新答案。

去年,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大空间沉浸式探索项目《消失的法老》落地上海,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种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创新体验,跑通了基于虚拟现实(VR)设备的线下文旅消费模式。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单元引入了26部来自国内外的沉浸式体验佳作。包括5部全球首映,5部亚洲首映,6部中国首映。观众在上海可以抢先体验全球范围内沉浸化、互动化、潮流化的发展潮流。

“未来影院”以“科影融合”为主题,依托AR、VR、MR等多种影像技术策划,精选国内外近26部XR领域的重磅佳作,让影迷“破”屏“入”画,以第一视角走进影像世界,身临其境感知场景变化。展映的作品涵盖“东方魅力”、“艺术的秘密”、“我和我”、“超自然”四大主题。

 正在体验的观众。摄影:方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体验的观众。摄影:方卓然

“与传统的二维屏幕相比,VR的视觉效果更加立体和真实。”第一次体验VR影片的影迷李先生对界面新闻表示,VR提供了360度的全景视觉体验,这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转动头部,观察周围的环境。观众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和更广阔的视角,这增强了观影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我和我”板块,一部名为《打开心扉》多人交互VR电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这部电影允许多位体验者化身探险家,在电影世界中体验无边无际的沉浸式冒险。新颖的观影方式让观影影迷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虽然VR观影主要是个人体验,但也可以与他人共享,大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社交体验增加了观影的乐趣和互动性。”刚刚结束观影的影迷林璐妊表示,除了视觉体验外,《打开心扉》观影还可以包括音效和触感反馈。当听到影片中的声音时,它们会感觉更加真实和立体。此外,VR系统还提供了触感反馈,能够感受到虚拟物体的质地和形状。

 观众在“未来影院”体验。摄影:方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在“未来影院”体验。摄影:方卓然

《打开心扉》制片人Vincent表示,尽管电影院观影时,观众是相对“被动的”,但在VR电影中,大家都可以更加主动去挖掘虚拟世界。“《打卡心扉》是一部艺术创作,市民可以进入连接植物、矿物和动物的世界,感受身临其境的视觉特效。”

普陀区文旅局产业科吴瑕介绍道,今年现场总数有200套头戴VR设备,2套多人互动沉浸式体验,这些前沿的设备都是给市民带来模拟未来世界的观影体验。“后续,主办方还将根据客流在大麦网增加补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预约后一同来普陀感受光影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