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9日《聊城日报》1版

编者按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本报今起刊发“脉动大运河·璀璨新聊城”系列报道,系统梳理大运河在聊城的保护、运河文化在聊城的传承发扬、运河文化廊道的串珠成链,全面揭示大运河畔的聊城源远流长的独特人文精神内涵,展现全市齐心建设“两河明珠”城市的美好图景。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

自春秋以降,大运河在中国的壮丽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忆。她气势恢宏,贯穿五大水系,流经6省18市,溯游约1797公里,千百年来,无声书写着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过往,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之重,由此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城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区段。大运河聊城段长约97.5公里,从南到北依次跨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3个行政区域,从最南端的阳谷县张秋镇入境,至最北端的临清市卫运河出境。山陕会馆、光岳楼、鳌头矶、临清钞关、阿城上闸、荆门上闸……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历史悠久,创造和累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改善运河周边生态人文环境,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全面推动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果丰硕。

流淌千年,运河遗产积淀丰厚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主要包括卫河聊城段和会通河聊城段两部分。卫河聊城段始凿于隋,流经临清市,其中主河道全长12.5公里,现作为排灌、行洪河道。另存一处三元阁码头遗址,位于卫河大堤之上。会通河聊城段始凿于元,流经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全长97.5公里,沿线遗产点段众多、分布密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聊城段是一条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廊,存有多种遗产形式,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崔翔告诉记者。

《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中统计的文化遗产总计45点、段,其中包括6段河道、24处航运工程设施、3处古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遗存、7处与运河遗产相关的古建筑、3处运河城镇、1处古遗址、1处运河生态与景观环境,还包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的有: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鳌头矶、临清钞关、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荆门上闸、荆门下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大运河聊城段以会通河和卫河为主河道,在其沿线流经的戴湾村和东昌府区分别存有两段月河遗址,还有东昌湖和阳谷县阿城镇陶城铺运河支线。“聊城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开凿的古运河,以及众多的涵闸、堤坝、码头等遗迹极其丰富,是聊城作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之城的重要历史见证。”崔翔介绍。

在聊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运河穿流而过,带来了富庶和繁华,运河流域也随之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文化昌盛之区,孕育了一个个璀璨繁盛的运河城镇、村落和历史街区。《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中所列运河城镇有三处:聊城古城区、临清老城区、七级运河古街区。位于临清市的河隈张庄明清砖窑遗址、舍利塔、清真寺等一处处古建筑,无一不是历史的印记和时代的见证。

古韵新风,运河沿岸焕发生机

运河沿岸,一片生机盎然。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8日,临清市博物馆举办“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活动采用流动展览的方式,介绍了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现了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拉回到一年前。

2023年6月9日至11日,黄河运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阳谷举行。专家齐聚,共论发展。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升“两河”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加强“两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聊城市“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历史的脚步总是连贯的。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9年,我市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并于2010年8月由市政府批准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划对聊城运河遗产进行了梳理,为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主导性意见。2013年编制完成的《聊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大运河文化线路统领市域遗产系统保护,将运河文化部分分为运河水系、运河水利设施、因漕运而发展的商业城镇、运河村镇和代表性文物古迹五大板块进行展示利用。《大运河临清段保护规划》《大运河阳谷段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已经在国家文物局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截至目前,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会通河临清段、会通河阳谷段等8个点段保存状况良好;沿线的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清真寺、临清舍利塔、土桥闸遗址、阿城盐运分司、周店船闸等保存现状较好;会通河临清段的砖闸(二闸)、月径桥、临清闸,会通河阳谷段的陶城铺闸、水门桥、七级码头,运河东昌府区段的辛闸(永通闸)、梁乡闸等运河水工设施遗产正在实施修缮;聊城古城区、临清老城区整体格局、肌理保存较好,建筑高度控制较好;位于临清的运河生态与景观——龙山,现辟为龙山森林公园,山上广植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柳舞竹摇、鸟语花香。东昌湖、运河大小码头、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鳌头矶、临清运河钞关、临清舍利宝塔等运河遗产点在开放中展示着风采;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聊城水上古城”“临清中州运河古城”及阳谷七级“运河古镇”等品牌越擦越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时光里的舳舻千里,到现实图景里的水清岸绿,古韵悠悠展新风。在聊城这方热土上,千年运河沿岸,不仅完好地保留了历史和文化的遗存,还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焕发着勃勃生机。

文/记者 孙文华 马永伟 图/资料图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