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腾冲北海湿地每年都会迎来各种鸟儿栖息觅食,连续3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都选择来此越冬,吸引了国内众多拍鸟爱好者每年来此地驻守拍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土摄影家24年记录湿地变化

“你看现在北海湿地烟雨蒙蒙,云雾缭绕,有中国山水画的韵味,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专门挑雨天来拍这个景。”一大早,刘正凡就带着自己的摄影设备,来到北海湿地记录雨中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雨蒙蒙中的北海湿地,山水一色。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莼菜肆意生长。芦苇丛中,时不时有紫水鸡和黑水鸡在悠闲地觅食。粉红的中华凤仙花迎风招展,一只只白鹭在湖中上下翻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正凡是腾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从事摄影工作24年来,无数次到北海湿地拍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北海湿地变化。他告诉记者,“北海湿地很美,在摄影人眼中它四季都有值得拍的地方,这几年,这里可拍的东西越来越多,拍出的影像也越来越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续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刘正凡拍摄到的影像越来越美,得益于北海湿地长期以来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北海湿地在自然属性上具有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和高原湖泊蔓延沼泽化的典型特征,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对古代北海湿地的神奇景观作了描述,在他的《滇游日记》中写道:“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冲市历来重视北海湿地的保护工作。针对北海湿地湖泊淤积严重,湿地面积和水面逐年缩小,水质不断恶化的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湿地恢复工程,完成湿地恢复260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成立后,管护机构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打造“生态美、环境优、功能全的精品型湿地”为目标定位,以“管理精细化、项目精准化、旅游规范化”为实现路径,以保护我国罕见的火山堰塞湖“浮毯”型沼泽湿地的特殊结构与生态系统功能为第一要务,以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为工作主线,做好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三篇文章。认真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管护与稳定两对关系。不断争取项目支撑,打造生态湿地。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日活动契机,走村入户,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集市,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无论天晴降雨,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对保护区进行人巡、船巡、机巡、视频巡等“四巡”工作。对水域资源、野生动植物、环湖村庄周边环境进行管护,使各项工作见行见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5年来,北海湿地管护局累计开展巡护2890人次,修缮加固防护栏3400米。持续清理打捞水葫芦(凤眼莲)、粉绿狐尾藻、水白菜(大薸)等外来物种。策划开展了60期主题宣传,25期自然教育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辆160余辆次。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有效提高了周边村庄群众和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成效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保护区总面积1629公顷,湿地面积215公顷。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分布区域从原来的3亩扩大到1500余亩,是全国野生莼菜最大的种群,鱼类从原来的6种增加到12种,水鸟数量从2021年的61种增加到2023年的71种,2021年至2023年连续监测到国家I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2023年首次发现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鹗、靴隼雕、棕背田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地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

“通过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外来有害物种清理防控以及科研监测、规范生态旅游等,有效保护了北海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鱼虾、两栖爬行类动物等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北海湿地先后评为云南省美丽河湖、云南省绿美河湖典型标杆对象,以及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创建基地、云南省林草科普基地。”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尹求白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恢复,湿地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日益凸显。北海湿地每年接待游客量约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000万元。湿地周边群众依托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及服务业,收入逐年增加,旅游惠民、科普惠民机制逐步形成。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地保护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收入也高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要更加保护好湿地,让游客越来越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起来。”正在招呼客人的腾冲市北海镇双海村海口小组的周艳超说起湿地保护带来的好处时一脸高兴。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寸玲敏 李盛中 刘正凡 张蔚 韦子荣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