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法官帮我们企业在短时间内追回了欠款,我们拖欠的工人工资也发放完毕了,你们以实际行动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燃眉之急,你们的工作效率没得说,过几天我们一定要给你们送锦旗。”互助县人民法院哈拉直沟法庭的法官刚上班就接到当事人打来的感谢电话,而法官只是在电话中表示:“不谢,这是我们应做的本职工作,锦旗就不要送了,你们的满意和肯定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接完电话,法庭工作人员又投入紧张的审判工作中。
2022年初,原告某公司与被告王某签订了1份《销售与施工合同》,约定由原告为被告承建5个保鲜库。工程地点在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合同约定总价为200万元。后原告承建了保险库并经被告验收合格,被告分期向原告支付了大部分工程款,但对剩余20万元工程款被告一直未付,且一直拖欠了此工程施工工人的工资。原告遂向哈拉直沟法庭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剩余工程款。法庭受理后及时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掌握案情,并找出纠纷的症结在于被告对原告施工的工程质量不满意,认为达不到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故一直拒付工程款。考虑到被告未付的工程款金额不大,于是承办法官及时通知双方一起到工程现场查看。查看过程中,法官和当事人对被告提出的每一处质量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登记和标注,并让原告进行说明,并释明了工程质量鉴定的程序、费用及相应的法律后果。通过两个小时的现场查看,原告认为自己的工程质量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即表示在未付的工程款中愿意做出让步。被告也表示愿意协商处理,如果启动鉴定程序会导致时间过长,影响自己目前的生意。最终,双方协商并由被告当场支付了原告工程款12万元。
哈拉直沟法庭立足辖区河湟新区涉企业的经济纠纷频发的实际,主动换位思考,树立“如我在诉”理念,在打造“服务河湟新区经济建设”特色法庭工作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尽最大努力缩短办案周期,加大巡回办案和当即履行的力度,主动深入厂矿企业化解矛盾纠纷,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时间及费用,减少群众诉累,依法保护河湟新区开发建设中大量企业的合法权益,发挥司法的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张文海

编辑:席英玲

校对:马茹楠

审核: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