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所有“封疆大吏”中,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先后八次负伤,屡立战功,建国前就做到了华东野战军第八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至少能授中将军衔,但在建国后,他却离开了奋战20多年的部队,转到了江苏工作。

江渭清主政江苏长达10多年之久,在任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紧密团结干部群众,仅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就使江苏的发展步入了正轨。

当有人问他有何领导工作的经验时,他用了十句话总结:

肚量要大、肩膀要宽、耳朵要硬、办事要公、群众路线、民主作风、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高瞻远瞩、谦虚谨慎。

毫无疑问,这十句话是江渭清同志在地方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的经验之谈,其言简意赅,令人敬佩。

事实上,除了过人的领导能力外,江渭清同志还是一个刚直、能言敢言之人,他当面“顶撞”领袖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原本该运动秉持的方针是“和风细雨”,结果却突然转变成了“四大”,运动的激烈程度随之升级,各地开始开展“反右派”斗争,江渭清主政的江苏自然也不例外。

这年7月上旬,毛主席来南京视察工作期间,批评了江渭清在省委不反“右派”。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江渭清则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主席啊,谁没有讲错过几句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十句话里对九句就打90分,对八句就打80分……

江渭清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主席为什么不反“右派”的问题,但字里行间却将其态度表现得非常清楚,主席也没有想到江渭清竟然会这样回答,因此不由得生气拍了拍桌子:“你到底反不反右派?”

看到主席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江渭清也不由感到有些紧张,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是江苏省委的“一把手”,省委领导班子的“班长”,如果说省委里有“右派”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这些所谓“右派”的头子吗?

于是,江渭清当即直言道:要右也是我先右,如果要反右,那就把我撤了,派别人来反。

看到江渭清这样表态,主席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事实上,主席很清楚,江渭清为人勤勉认真、对党忠诚,况且他主政江苏以来创下了很多成绩,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所谓的“右派”。而后,主席还幽默地说:渭清啊,你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啊!

当然了,江渭清这种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顶撞”,顶多就是敢于讲真话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掀起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中,主席曾提出让江苏搞出100万吨铁,结果江渭清却当即表示:搞不了那么多。不仅如此,他还直言不讳道:“像这样全民炼钢铁,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劳民伤财’……”

尽管江渭清言之有理,但“大炼钢铁”毕竟是当时中央的决策,关系到全局,自己作为一省之书记,怎能不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呢,但他也知道,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除了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外,还要对党讲真话、讲实话。

当然,江渭清最后还是答应了尽心尽力去做,他说:“能搞到100万吨更好,如果搞不到,就请主席派人来检查我的工作。”

然而,江渭清的刚直,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尤其是特殊时期开始后,其更是一度受到冲击,但毛主席却非常喜欢他的直言进谏,以至于在那段特殊时期,毛主席还专门让周总理用专机把江渭清接到北京保护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底,毛主席重新启用江渭清,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他一直干到1982年退休,后返回江苏南京养老定居,1987年还被选为了中顾委委员。

2000年6月16日,江渭清同志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91岁。

江渭清同志虽然离开了,但其为江苏人民和江西人民以及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却永远被世人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