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

在火花四射的E24节钢箱梁桥面

随着最后一道电焊的完工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

关键控制性工程

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

标志着目前世界最大

三塔两跨的公路斜拉桥全线贯通

也标志着黄茅海跨海通道

实现全线贯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为项目2024年底建成通车

奠定基础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

路线全长约31公里,其中海域段长度约14公里,跨海段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

靠近东端珠海侧的高栏港大桥已于今年3月20日顺利合龙,靠近西端江门侧的黄茅海大桥于6月19日合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经理孙文晋表示,黄茅海大桥合龙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1天,为项目2024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珠海驾车到江门将缩短30分钟

黄茅海跨海通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的时速为1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天举行的黄茅海大桥合龙的现场会上,孙文晋表示,项目预计在今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珠海前往广东西部地区城市时间将大大缩短,其中珠海驾车到江门将缩短大约30分钟。

据悉,项目建成通车后,江门到珠海金湾机场只需30分钟。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潘晓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的交通枢纽。

03

合龙段施工五天

最终实现“毫米级”对接

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吊装任务由保利长大二分公司和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T4合同段项目部总工程师贾维君说,在完成了桥梁墩柱和桥塔之后,整个桥梁就像搭积木一样开始将钢箱梁一节一节地拼接,每块标准梁的长度为15米左右,而且架梁的方式是由主塔中间向两侧的方向对称式进行,两侧每拼接一节钢箱梁就要拉上一对斜拉索,就像是一个天秤一样,一直这样拼接,直到拼到塔与塔之间的最终合龙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合龙段钢箱梁在运抵施工现场之前,生产厂家已经按照监控的指令,根据桥梁最终合龙的需求,配切成指定的形状,当通过船体运送到桥梁合龙位置的正下方后,再通过桥面两个起重能力分别达250吨的大型桥面吊机吊到指定的高度和位置,最终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对接。随后,施工人员会再对梁段之间的空隙进行环缝焊接,这也就意味着大桥将最终合龙了。”保利长大二分公司副总经理、黄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项目经理汤明说,合龙段钢箱梁从开始吊装到整个最终合龙的施工共五天,最终实现“毫米级”对接。

04

智能制造为钢箱梁建设

提供一流的技术和设备保证

黄茅海大桥全长为2200米,主塔与主塔之间的单孔跨径为72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三塔两跨的公路斜拉桥,它的桥面是由149个梁段钢箱梁组成,钢箱梁总重量约6万吨,由中铁宝桥负责生产制造。

“为响应黄茅海跨海通道智能化、标准化建设要求,我们为黄茅海大桥的钢箱梁量身定做制造厂房,首次研发并在大型桥梁建设上成功应用了‘五线一系统’、‘复杂结构AI+焊接’融合等智能制造技术,建立了国内首条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为黄茅海大桥的高品质建设提供了一流的技术和设备保证。”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沙军强表示。

据介绍,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有力推动了桥梁制造模式的深刻变革,创新了中国桥梁建造模式;“AI+焊接”融合等新技术,实现了钢箱梁 “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全过程制造。

期待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

News

来源 | 珠海特区报

编辑 | 张源

校对 | 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