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食人菌’吗,这个名字乍一听蛮恐怖的,像是某种会吃血肉的菌子,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近日爆发在日本的一种流行性病毒。感染后,身上的皮肉会被腐蚀,溃烂,最后不得不截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到目前统计,在日本感染食人菌人数已经达到了1019例,而且人数一直在上升!

为啥日本会爆发这么恐怖的病毒呢,难道是他们倾倒核废水终于反噬自身了吗?

‘食人菌’从何而来,难道是日本新研究出来的‘生化武器’?

致死率超高‘食人菌’在日本杀疯了

我们是头一次听说食人菌,实际上这个病毒很早就在日本出现了,每年都会传播,只不过今年传播的面积突然增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食人菌’?

它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链球菌中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一旦感染上,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和感冒的症状相似只不过是喉咙痛,发热而已,所以很多人没当回事。但过一段时间,人体的血压会突然下降,脏器功能开始出现衰竭,严重时会产生休克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是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综合征,所以它又命名为‘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它的致死率很高,而且通常会伴随着手脚的坏死。

如果是通过伤口感染上的,那它扩散的速度将会比飞沫传播要快得多,细菌会迅速渗透进血液和肌肉组织里,感染的伤口也会溃烂坏死,为了阻止细菌的进一步扩散,往往要对感染的地方进行截肢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感染‘链球菌中毒’的伤口形状可怖,看上去像是被啃噬过的一样,所以它又命名为‘食人菌’。

‘食人菌’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表现为发热、畏寒,还会伴随着腹泻和头痛、咽喉肿痛,进一步肌肉也会产生疼痛,然后会变得神志不清,陷入嗜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人们通常以为是发烧了,会吃抗生素处理,可一旦任由它发展下去,在以上病情的基础上,会出现心率加速、血压降低,器官快速衰竭,然后产生休克昏迷的现象。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情拖到中后期,会在24~48小时之内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人菌’从何而来

食人菌发病快、致死率高、伪装性强,一般在发现自己感染上的时候,往往已经处于中后期了,所以它的死亡率目前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感染上‘食人菌’之后,病人的致死率在三到七成左右。

就算以最低的30%的致死率来看,‘食人菌’也相当恐怖了,要知道曾经肆虐在欧亚的天花,致死率也只在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它的‘伪装性强’,感染的初期往往会被人们当做是感冒发烧处理,所以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但是食人菌是一种急性综合征,感染之后,它会迅速地扩散至全身,攻击你的免疫系统,先让脏器发生急性衰竭,然后大面积地感染。等人们发生休克的现象后,往往已经是后期了,这时候再进行救治已经是回天乏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今年感染病例特别多?

“食人菌”感染症并不是一种新型感染症

根据日本感染症研究所的资料,美国1987年报告了首例病例,之后,欧洲、亚洲也报告了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最初的典型病例报告于1992年,此后每年确诊病例约一两百例。造成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研究所3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与此前相比,今年以来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食人菌”感染症病例数大幅上升,达到60%。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分离的菌株看,其中约半数是M1UK谱系菌株,这种菌株的毒素产生量多,容易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流行也被认为是“食人菌”感染症病例增加的一个原因。

据该研究所18日发布的数据,6月3日至9日这一周,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报告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4.87例,是2023年同期的约3倍。可以看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目前在日本处于全国流行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如何预防

“食人菌”的感染途径一般是经鼻腔、咽喉黏膜、伤口等途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原本就有溃疡性皮肤疾病的人、最近接受过手术的人、最近感染过带状疱疹和水痘等容易导致皮肤溃烂的疾病的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有酒精依赖症的人、常用止痛片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咽炎等普通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易感染儿童不同,“食人菌”感染症多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

日本今年以来50岁以上感染者人数增多,尤其70岁以上的感染者人数比往年出现了大幅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专家表示,今年年龄越大的人群越需要防范“食人菌”。

“食人菌”感染症的一个特别症状是疼痛,而且多发生于四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要关注有无手脚疼痛和肿胀,有比较强烈的咽喉疼痛也不要置之不理。

治疗方面,日本感染症研究所资料显示,应对“食人菌”感染症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抗生素;针对该病的败血症症状,有专家建议使用克林霉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传播到国内吗?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会导致严重问题,过去产妇的产褥热,战场中外伤感染引起截肢都很常见。但现在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都能顺利康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疾病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但大范围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李侗曾解释说,链球菌感染有两个渠道,一是呼吸道传播,二是伤口感染。

前者以儿童感染为主,成年人对此有一定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们在应对呼吸道传染疾病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等措施十分有效;后者并非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生活中我们皮肤表面、环境中都可能有链球菌,如果出现创伤要及时冲洗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杜绝伤口暴露即可。”李侗曾叮嘱说,“如果发生伤口感染,出现红肿、化脓、疼痛等现象要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又说回来,虽然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传入我国,但是近期还是少去日本旅游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日本的医疗速度可没有咱们国家这么迅速,等到发现了,就为时已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日的华人也要注意防范,千万别在日本搭上小命,这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