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宁静)人与人相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若是谁都不肯退让一步,很可能造成不可调解的后果。灞桥公安深入践行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积极排查、提前介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炒辣子“香”惹来邻居“怨”

于某是西航花园社区一家经营早餐店的老板,每天早起六点前要在门前炒一锅辣子,炒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呛鼻的油烟,同时锅铲的声音也严重影响到了二楼住户张某一家的正常生活。张某多次和店老板沟通无果后,无奈向灞桥分局新筑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帆反应,希望民警帮忙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避免矛盾激化,接到求助后,张帆立即前往现场实地查看。一见到民警,张某立即“吐苦水”:家里孙子只有两岁,油烟呛的不敢开窗户,怕影响孩子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质量。现场,民警发现饭店老板在门前架了一口锅,与楼上住户房间太近,在外面操作的声音确实会影响到二楼休息。店老板也很委屈,称自己经营的是早餐店,每天必须早起,煎炸烹炒,产生油烟是正常现象,不然就无法经营,为此双方争执不下。民警立即和饭店老板于某沟通,希望于某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将炒锅移至室内。同时民警也积极做好张某的思想工作,希望大家相互体谅。经过民警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说,最终店家同意马上整改,将炒锅移至室内,张某欣然接受了调解结果,双方达成和解。

“排水渠”到底该从那过?

“就一条排水渠而已,他还怕把他屋淹了不成”一边的村民向民警说到。“她说得好听,警察同志你评评理,下大雨了水流到我屋里咋办,她给我解决不?”另一边的邻居也不依不饶。这天,狄寨派出所民警正在车村开展日常走访工作,却得知了这样一桩村民心头的烦心事。原来,为了改善雨季积水问题,保障村民生活安全,车村近期正在修建一条新的排水渠。然而,在具体施工方案上,相邻的两户村民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方主张靠近自己家门口修建,方便处理生活污水;而另一方则担心下大雨排水不及会淹到自己家里。双方就这个问题僵持了好多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一情况,民警迅速响应,主动介入调解。民警深入现场,详细了解双方诉求,并邀请村干部共同参与,力求找到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民警从邻里关系、风俗人情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别对两人进行思想疏导,分析利害得失,引导双方从法律法规、邻里关系等多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形成共识,决定排水渠将采取折中线路修建,既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保护双方房屋安全,又确保了良好的排水效果,邻里关系重修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