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振荐诗

孩子和影子

树才

孩子还很小

大概只有五岁

她牵着妈妈的手

在入夜的公园里走

走着,走着

她停住了脚步

“咦,影子怎么

跑到我前面去了?”

妈妈也不答理

她觉得这不是问题

拐过一个弯,影子

又跟在孩子后面了

公园里散步的人

每个人后面都跟着个影子

只有这个小女孩

不时停住脚,回头看影子

影子又跑她前面去了

她突然奔跑起来

似乎想追上影子

但影子比她跑得要快

就这样,孩子为了影子

一会儿跑,一会儿停

妈妈走着自己的路

孩子玩着自己的影子

黑女品读

入夜,路灯亮了,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路上走,孩子被自己的影子吸引了:它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又在后?她问妈妈,妈妈没有回答。于是她“不时停住脚,回头看影子”“突然奔跑起来/似乎想追上影子”。影子和孩子捉起迷藏,孩子就这样着迷地和影子玩起来。这种情景似乎很平常,但在诗人平静的、白描式的书写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味道:在孩子投入的游戏中,似乎能看到一丝孤独。

孩子们的诗

幸福是什么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王晨锦

幸福是什么?

我说--

幸福是爸爸的呼噜声,

幸福是妈妈做的香啧喷的饭菜。

姐姐说--

幸福是撒开脚丫玩疯了。

爸爸妈妈说--

幸福是我那天真可爱的笑脸。

老师说--

幸福是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需要我们静静地去感受。

(辅导老师:杜佩君)

风筝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李梦涵

云朵

是天空的风筝

跑多远

离不开它的视线

小鸟

是大树的风筝

飞多远

天黑也要回来

蒲公英

是大地的风筝

飞到哪里

都会投向大地的怀抱

(辅导老师:孙璐)

秋天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第一小学 王诗清

我看见了谷穗,

就觉得走进了丰收。

我咬住了月饼,

就觉得吃到了月亮。

我抓起一片黄叶,

就觉得抓住了秋天。

(辅导老师:黄梦媛)

诗教论坛

王宜振在第六届“长嘉杯”全国少儿诗歌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歌教育委员会祝贺第六届“长嘉杯”全国少儿诗歌大赛圆满成功!并向每一个获奖的小诗人致以最亲切最热烈的祝贺!

我长期从事少儿编辑工作。退休后,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诗教。我常想: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中小学生读诗、欣赏诗、写诗?最重要的一条是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一部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诗的历史。从《诗经》编定成书至今,诗歌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对诗歌是很重视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是说不学诗的人,是没有话可说的。这当然是孔子对诗歌的认识。我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去传承它,不从诗歌的角度入手,是理解不透和研究不清楚的。其次,诗歌是每个孩子学习使用汉字,开启内心想象力的最佳方式。让孩子去读诗、鉴赏诗和写诗,可以使孩子从中获取一种超级想象能力。而想象力恰恰又是创造力的基础。我们国家不是要培养一大批创造性的人才吗?让孩子读诗、写诗,恰恰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再说,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是文学之魂。让孩子从小读诗、写诗,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为孩子的语文学习奠定雄厚的基础。

那么,让七、八岁,八、九岁的孩子学诗、写诗,能行吗?不少人都存有疑虑;认为孩子年龄小,掌握的词汇有限,学诗、写诗,对他们是一件很难的事。可我用多年诗教的实践证明:孩子们学诗、写诗,不但可以行得通,而且还可以学得很好,写得很好。我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你们,孩子们虽然年龄小,可他们的想象力和感觉力,完全不输于大人,甚至比大人更强、更灵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清澈、活泼的童心。童心是什么?童心就是诗。童心离诗最近,离诗意最近。大教育家、圣人孔子编完《诗经》,曾感叹说: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孩子们的“思”,就是感觉,孩子们的“无邪”,就是童心。孩子们日常地活在“思无邪”中,就是活在诗意中。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孩正是天生的诗人。”这句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可我以为,如果从童心的角度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近几年,国家对诗歌愈来愈重视。新课标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生学诗、写诗,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小学阶段,课标就要求孩子会读诗、会欣赏诗、会写诗。怎样去落实这一要求?不少学校开展了诗教。还有不少学校明确地把诗歌课列入正式课表,有的学校还建立了诗歌兴趣小组,引导孩子爱上诗歌,并引导孩子学习写作诗歌。我听超峰说:今年参加“长嘉杯”大奖赛的孩子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来稿质量也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学诗、写诗的孩子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孩子写的诗不少于百万首。

实践证明,写诗并不难,它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大家知道,孩子们在玩游戏时,往往很细心、很专注。如果他们对一种游戏产生了兴趣,他们会一直玩下去。写诗也是这样,当他们一旦对诗产生了兴趣,他们会诗兴大发,一直坚持写下去。在写诗过程中,他们常常会有新发现。他们常常能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难以察觉的神秘联系。写诗,恰恰是把这些“新发现”写出来。

我常常会想一些问题:学语文,应该从什么开始?从拼音吗?从识字吗?我认为都不是。我认为学语文,应该从读诗开始。我也常想: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我认为:活着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诗性。一个人的生活充满诗意,那么,他的生活就是富有意义的,他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多年来,我搞诗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个孩子的童年富有诗意,让每个孩子的人生被诗意点亮。

同学们:学点诗歌吧,它会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是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陕西省作家协会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国内童谣(儿歌)作家发起《唱响红色新童谣》征集活动,形成的优秀作品集,也是立足新时代新节点,鼓舞少年儿童知史爱党、唱响新征程的童谣朗诵诗集。

该书由陕西关工委主任郑小明作序,蒋惠莉、王宜振(执行)主编,收录了蒲华清、李少白、刘丙钧、戚万凯等著名作家、儿童诗人的最新童谣作品。这些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新时代的新童谣展现新气象,讴歌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中涌现的伟大精神、伟大人物等,引导少年儿童在诵读中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