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震云说过: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人活着,其实是很矛盾的,也是很复杂的。

就像人生一样,起伏不断,坎坎坷坷,如同弯弯曲曲的河流一般,流向终点。

人如果总是觉得很累,那么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你心累了。

人为什么会心累?其实最大的原因,不过是因为陷入内耗当中。

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觉得,或者已经察觉到,真正让自己累的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事情,导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受到严重影响。

到最后,自己无法排遣,越想越委屈,越委屈越想,到最后越来越内耗,越来越放不过自己,也无法放过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不累,累的是心

歌德在《书简集》中写道: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工作其实并不累,累的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的心态。

如果在工作的时候,心态是浮躁的,是焦躁的,甚至是煎熬和痛苦的话。

那么足以说明,你并不热爱这份工作,也许这份工作,只是你拿来养家糊口的说辞。

如果自己长期处于这么一种状态下,那么工作对你而言,就是一种负担。

负担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整个人就会变得涣散,喜欢胡思乱想。

如此,胡思乱想多了,心就累了。

日本作家松浦太郎说过:

“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胡思乱想,想得再多,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想得太多,反而会让自己的执行力变得更差,生活质量变得更低。

因为好的人生,高质量的生活,成全的背后都是需要自己付出相对应的努力,以及相对应的代价。

如果没有做到,那么也就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

生活永远都有挑战,人生从来都有困难,如果自己总是想得太多,而不是靠行动来做好自己的话。

那么,工作对于你而言,就是一种折磨,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煎熬。

心理学家于德吉说过:

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斗争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所以,避免工作上陷入内耗当中,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健康,生活更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耗越重,生活就越糟糕

一个人总是觉得累,总是喊累的最大原因,就是陷入内耗当中了。

弘一法师说:

“凡是负能量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受其损耗。”

人活着要处理好的两件事,无非就是自己跟自己的事,以及自己跟别人的事。

这两件事,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件。

因为一个人只有学会自我和解,学会自我独处。

然后,他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内核,避免陷入内耗。

这样,才不会因为看到一些负能量的东西,然后让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纠结和痛苦当中。

可以说,陷入内耗的人,不光会觉得很累,生活也会陷入困境当中。

如果自己总是急着去改变,或者说想要一步到位,甚至一步登天的时候。

那么,你不光会得不到自己任何想要的东西,也会失去自己本就拥有的东西。

人就是这么奇怪,是这么复杂,也是这么善变的。

如果不懂反思自己,总是急功近利,甚至常常变得非常固执和偏执的。

那么,你越是奔波,就越寻找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也得不到人生的出口和方向。

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学会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面对生活的难题和人生的困局,我们不要着急。

当然,也不要觉得自己会走运,老天会可怜自己,或者别人愿意帮衬自己。

在这种时候,你只管冷静下来,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

坚持下去之后,你就会慢慢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不会掉进内耗当中,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不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的清醒,活出独立

清醒的人,会越来越孤独。

但是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做到了独处之后。

那么,非但会活得越来越清醒,也可以越来越通透。

这种通透和清醒,说白了就是一种独立,是一种能耐。

在这种时候,对自己越来越自信,也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稳住自己的情绪。

而且不论在什么时候,内心都是平静的,柔软的,也是惬意的。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写过一段话: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不纠结、少忧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多学,多看,多思考,多总结,让自己活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独立。

让自己具备相对应的能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去度过余生。

这样的你,其实是很轻松,很松弛,也是很满足的,甚至对未来也是越来越有希望的。

当然,这种状态下的你,早已远离了内耗,不会再喊累,反而越活越有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