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枫桥街道围绕“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理念,以“问题为牵引、效果为导向”,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美环境、净家园,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优化升级网格治理出实绩实效

枫桥街道聚焦“网格化”精准整治,配备专职网格员,围绕老旧小区环境提升,进行“地毯式”排查,“无死角”整治。他们不仅是“宣传员”“巡查员”,更是“整治员”,动态清理着小区楼道、门厅、出入口堆放的杂物,对需要维护、更换的设施采取“发现—上报—处置—反馈”机制,做到立行立改,精雕细琢。

各社区发挥着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深化“城管+社区+物业”共建共治机制,确保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同时,抓牢线上线下宣传“接力棒”,充分利用小区公示栏、微信群等渠道以及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关键优势,切实让群众耳濡目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林枫苑、枫舟苑等动迁小区雨污水管道进行了集中养护,共计保养污水管道3750米,清掏污水井612座;马浜花园新增11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有效解决居民停车充电难题;景山社区在小区集中充电桩旁的空地增设了一套微型消防站,织密家门口的消防安全“防护网”……“一小区一方案”的提升方式,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

公共空间深度清洁紧盯细节解顽瘴痼疾

沿街商铺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之一,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宣传、服务、管理、执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对辖区商业街、大型商超周边乱涂乱贴、乱拉乱挂的小广告进行清理排查,并与物业联勤联动、实时反馈,防止出现小广告“返潮”现象,营造更整洁、更有序的市容环境。

“抬头看屋顶,低头看角落,平视看路面,这是我们在清理卫生死角中总结出的‘三看’工作法。”综合执法局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大力推行“执法+环卫”精细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对辖区的“全面体检”,特别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绿化带等薄弱点位,全面处置占道物品、积存垃圾等问题。

队员们每天坚持“一条街一条街走,一个点位一个点位查”,本月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通过徒步巡查发现并实时整改市容问题300余起,用实打实的“辛苦指数”不断换取居民的“幸福指数”。

人居环境齐抓共管基层治理构建长效常态机制

近日,寒山社区秉持“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组建了马浜花园南区及张步新村物业管理委员会,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小区治理规范化。社区采取党组织推荐、业主自荐等形式,通过公告、报名、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由业主代表、社区党组织代表、民警、城管等多方代表组成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为居民提供了参与家园治理的平台。

针对消防安全问题,各社区进行全方位巡查摸排,并对消防器材缺失、灭火器过期、烟感脱落等问题逐一销号,形成闭环。此外,在杨木桥新苑、姚桥新苑和康佳六区三个高层动迁小区电梯内共加装了86个电梯智能AI阻车系统,对电动车上楼进行长效管控。

枫桥街道积极推进“物管联盟”的组建,由各社区分管负责人、动迁小区物业负责人、标杆商住小区负责人共同参与。通过辖区内“互查互学”走访勘察,采用“一带一、老带新、优带差”的工作模式,敦促各物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努力打造枫桥环境整治样板。

接下来,枫桥街道将继续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确保环境整治“精”里寻、“细”里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明建设工作,让辖区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潘莹)

(来源: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