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活法”,是很多人敢想却不敢做的,尤其是体制内的人,大多人安于现状,不愿轻易放弃“稳低压”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老杨却不是这样想的,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自小就与同在体制内的父母生活在北京,也算是衣食不愁。

但父母对他教育上的偏执,让他早早就确定了以后的活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他先是从国企辞职,3年后又卖掉北京学区房举家搬迁至泰国。

即便这些决定让不少人感到诧异,但他却清楚: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久打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定居北京,在体制内工作,而学区房又是多少为人父母遥不可及的目标。

这老杨说卖就卖,还带着妻儿移居到远不如北京发达的泰国,如今的他后悔吗?

或许,我们看完老杨一家在泰国的生活,以及他的成长经历就会有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生活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喜欢带孩子前往泰国享受假期。

那里的蓝天碧海、异域风光以及合理的物价,使每一次的旅行都仿佛给人生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深刻体会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比起度假,更多人关心的是泰国的各种“花式游学”,因为泰国的教育质量确实称得上是“性价比高”。

因此,有人几乎带娃年年去泰国游学;也有父母让孩子参加泰国的夏校,接触当地教育模式;当然待的时间更长也有:怎么就回不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一家就是这样,不仅仅是游学,而是彻底定居泰国南部的著名海景度假胜地——芭提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泰国,他们的生活模式是这样的:

随处可见的沙滩,让他们随时都可以冲浪,孩子从小就可以接触到大海,可遇见的环境更多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那里的生活节奏特别慢。大多数时候,老杨都是早上十点去公司上班,下午四点就可以回家了。

公司里的琐事也不会强加到他们这些员工的身上,他们只需要做好分内的工作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有时间陪伴家人,老杨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生活、健身,他也从200来斤减到了140多斤。

瘦下来后,老杨整个人看着更有精气神、也更年轻了,以往那些高血压、高血脂也自己好了,与之前相比简直就像是换了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安逸的同时,经济上也会比较充裕。除了本来的存款,家庭每月的收入不会被压榨干净。

因此,即使后来遇到疫情,长达半年无工作,老杨也不会有特别多的经济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内,老杨的“工作”只有接孩子上下学、喝咖啡以及打高尔夫等,有时候甚至可以外出自驾游散心。

总而言之就是:孩子更自由、大人也更体面。

在老杨眼里,这样的生活是能做到的最好的选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搬迁原因

老杨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但却是不少人羡慕不来的。

因为在举家搬迁至泰国之前,老杨曾是国企员工,且来自一个双职工家庭,并从小生长于北京。

而他在2018年来泰国定居之前,是把北京西城的学区房卖掉换成了一千万,才有如此底气在泰国生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老杨这样的人生选择,很多朋友乃至父母都表示不理解。

当有人问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生大改变”?老杨只是这样回答:我这属于人到中年转换赛道,调整了对人生的预期。

实际上,老杨作出此重大决定前,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准备。

“搬迁的根本原因是能多陪孩子,因为我不想孩子有跟我一样的成长经历。”老杨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他,身处“打骂教育”以及“少陪多磨”的环境中。

不听话、不上学、不努力,就是打。

父母忙工作、少见面,自然个人独立性就强,想的多,想法也更多。

即使是后来上了拳击课被孤立,都没有个可以诉说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环境中,因为缺少家庭教育,像抽烟、喝酒等坏习惯都逐渐养成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大环境下攀比心理太严重,似乎不“紧跟潮流”就是个“时代的弃儿”。

因此花钱也变得没有节制,内心的空虚感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老杨在父母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生活。

三点一线的日子,平凡枯燥像个牢笼,好像一辈子都有了终点一样。

无论是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都不是老杨能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多次且深入地了解泰国环境、稳定好泰国的工作业务后,“卖掉北京学区房,举家搬迁至泰国”,这么一个看似荒谬却又十分恰当的决定应运而生。

到了泰国,没有体制内的“明争暗斗”,没有窒息的工作压力,没有父母的“多方约束”,没有“高压的教学环境”,没有“令人担忧的空气质量”,没有“断不了的应酬”等……这些都是老杨想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选择如今后悔吗?

对此,老杨的原话是:一点都不后悔,还有什么比陪伴孩子成长更值得更快乐的事呢?

他成长中经历的那些情况,他是丝毫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涉足一点的。

他觉得,那样的人生差点意思,孩子应该有不一样的童年,应该有比他更好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北京目前的居住环境已经不适合他这种想法的实现,因此,搬迁至泰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要知道,孩子在泰国上学,家长之间是几乎不需要认识的,甚至也不需要和老师搞好关系。

因为其中不少家庭的孩子可能只是过来读几年学,没必要构建关系网什么的。

因此,国内学校常见的攀比啊,内卷啊啥的,在泰国那边几乎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泰国上学的孩子是不需要经常去上补习班的。即使有,也是兴趣班,不会强加给孩子特别多的压力。

另外,面对北京那么好学区房、北京户口、工制单位、福利等,这些普通人追求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目标,如此贸然放弃,是否让人惋惜?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老杨眼里,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是胜过一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老杨受够了北京的高压生活,内心是极度向往轻松休闲的生活节奏的。

虽然在泰国挣不到很多钱,但他本来也不是为了挣钱来泰国的,只要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匹配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他也见过不少朋友在国内一线城市为了买房、买车、上户口等操劳一辈子。

甚至最后还要为孩子继续拼,人生的意义就在这样的“高压快节奏”生活中流逝了。

这是老杨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去经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带着妻儿搬迁至泰国,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活得过于像工具人,他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重新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

如果始终遵循预设的生活路径或社会结构,那么对应的人生选择和创造力,可能就会受到限制。

而这一点,也是老杨希望自孩子能从自己身上学到的,就是要理清自己的人生追求,且大胆去寻找、努力去获得自己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不是被世俗困扰,一辈子生活在其它人的限制或者是社会、大环境等的压迫之下,去过违背自己心愿的生活及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等。

从小活得自由开心,长大了能独立思考,过舒坦且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老杨为孩子争取来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躺平了么?

卖了北京的学区房,到手一千多万,到泰国能“躺平”嘛?

这个问题用老杨的亲身经历来讲,是不能的。

虽然有了不少的“起步资金”,然而在面对疫情的打击时,老杨的工作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波动,甚至一度没有收入而言。

而花销还在继续,尤其是孩子的教育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的女儿上的是国际学校,是英美名校在泰国开的分校,里面的老师都来自北美或者欧洲国家,学校硬实力没得说,教学环境也让父母很放心,其学费自然也不会十分平价。

虽然比起北京的国际学校,学费已经砍了一半,但仅仅是幼儿园,一年就要支出好几万。

更别说其它的,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要花钱,时间长了,存款少了,要是再因为长时间的“躺平”而手里没有技术活,连工作也不好找了,说不焦虑那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躺平是行不通的,老杨也告诫过不少网友,迁居泰国要慎重考虑,即使有几十万存款,也不能过完全不工作的生活。

而且老杨居住的城市仅仅是一个主打旅游胜地的城市,它的消费水准差不多是比一线城市低,然后跟二线城市持平的状态,所以物价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人对老杨所做的选择表示不解,他们认为这样的付出并不值得,未来肯定会对此感到后悔。

然而,老杨认为人生并不像仪仗队那样,每个人都必须保持同步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来到泰国之后,尽管生活变得相对安逸,老杨却并没有选择彻底放松,而是积极思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女儿明白,金钱需要通过辛勤的努力来获得,也希望她能够认识到,追求财富并不是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家人们充分体验生活又享受生活,这是老杨想要的,他也成功实现了,这就是他的成功。

有人认为,人生的容错性大得让人无法想象;也有人认为,人生没有什么对错,遵从内心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