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成立,为上海的电影职业化教育注入强有力的补充力量。本届电影节期间,历届学子回到母校,共话电影的当下与未来。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贾樟柯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依托上海大学与温哥华电影学院的综合优势,十年来,面对瞬息万变的电影美学发展的活跃期、技术发展的活跃期,学院始终践行“国际化”和“实践化”的办学理念,植根本土,艺技融合,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创新型影视创制人才。“在这里,我爱上了电影教育”,贾院长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十周年庆典现场

著名电影学者、策展人、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在展映现场盛赞温影学生作品将扎实技艺和个性表达融入创作中,兼具商业价值和艺术气息,“这里的师生擅长用国际视野和独特表达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用最新的技术不断探索未来影像的多重可能,这次展映中的不少作品已经在多个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赛上斩获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可·穆勒

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创始人James Griffin在致辞中对上海各方面对上温影创建和发展提供的帮助,他高度肯定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James Griffin在当日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谈到AI对全球影视行业的影响巨大,而作为以实践为根本的温哥华电影学院,“我们正在与产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那些本身需要迅速适应的实体生产企业。直接参与其中,从基础开始——此刻,这一切正在发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站在最前沿。”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发布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未来影像计划,并宣布学院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正式成立。程波院长表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的使命在于探索、研究并应用人工智能、虚拟制作、沉浸式和互动体验等前沿技术。积极共建跨专业创新产业项目,结合各专业学科配置,协同创新,赋能学院人才培养。

十载耕耘,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已为中国影视行业发展持续输送创新人才和中坚力量,贾樟柯介绍,去年热播的剧集《繁花》中,整个声音制作部门全部来自温影。而去年入围金爵主竞赛单元的《寻她》获得的最佳艺术贡献奖,也是嘉奖电影技术部门作出的贡献,而这部电影从导演到幕后团队,也都是上温影的学生。

“这些年戏剧影视的扩张,学生就业出现很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温影100%的就业率是让人羡慕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在演讲中谈到,我们看到戏剧影视教育的专业一方面在扩展,招生量增加,另一方面社会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专业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行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令行业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成果展

作为此次十周年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教育成果展,通过短片放映、表演剧场、数字交互、杜比全景声音频体验、特效造型还原、模型制作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现了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电影制作、视觉媒体声音设计、影视编剧、3d动画与视觉特效、影视表演、游戏设计,以及影视造型设计等七大专业在教学和创作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创新实践。学院方面表示,作为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教育成果展既是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和美育交流活动。

此外,温影多部获得国际知名电影节认可的口碑之作、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首映,和充满创意的虚拟制作科幻剧集和纯AI制作短片,都在本届电影节“温影之光”优秀新作展上进行了展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影之光”优秀新作展

6月18日,温影十周年全球影视创制人才培养电影教育创新论坛在延长校区举办。本次论坛邀请海内外影视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影视文化行业资深从业者,深入探讨如何以培养国际化影视创制人才为目标,创新电影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影十周年全球影视创制人才培养电影教育创新论坛

贾樟柯在当日下午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谈道,“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突然AI技术横空出世,成熟的AI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里面都是。所有这些科技它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法,重塑我们的社会人际关系,重塑我们的情感方法。在科技的背后是人类的生活方法跟情感方法的改变。从电影创作人的内容上来说,我们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社会,对于我们电影工作者来说,怎么样去捕捉感受新的生活方法之下的社会跟人就变得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樟柯发表演讲

作为一位电影从业者,贾樟柯并不避讳当下中国电影市场遇到的困境,但他也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变化,“担忧的同时,你会发现它也预示着一次电影的革新。只有我们重塑我们的电影,重塑我们的电影的内容跟技术带来的欣赏性,才能让电影迅速地再次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

贾樟柯骄傲于“我们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率先设立了AI电影以及虚拟拍摄课程”。他认为,对于电影教育来说,始终应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培养有根的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包括电影理论、电影历史,对电影媒介发展过程的全面掌握和已有电影技术的熟练使用,另一部分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理解、使用最新的技术。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结合更多新的优秀探索成果和经验,提升教学水平。不管怎样,我们建立了这样的教学方向,希望培养出拥抱世界、拥抱未来、能走得更远的年轻电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