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浙江湖州第90期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如约而至。

虽天降大雨,但参会者均提前到达。见人员到齐,主持会议的湖州市委书记陈浩不拘泥于原定时间,宣布提前5分钟开场,并直奔主题。

无需暖场,会场内气氛火热,官员、企业家都不讲空话套话,围绕企业切实关心的问题,直陈要害、直抒己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第90期政企恳谈会现场 张剑/摄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获悉,本次恳谈会共有40位企业代表参会,政府部门方面,除了市领导,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也悉数到场。

如此“敞亮”的会议,湖州已坚持举办两年,参与企业累计已达5000余家。无论是召开频率、会议规格还是涉及层面,湖州这项“暖企”工作堪称“领跑”。“只要企业发展有问题,就能面对面反映给领导。”这几乎已成为湖州企业家的共识。

正如本次参会的上海市湖州商会会长杨震华所说,政企直接面对面交流,不仅积极疏通了堵点、解决了难题,更体现出湖州市委、市政府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给予最大支持、提供最好服务的决心。

久久为功,日日做功,将实事做实,就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两年来,湖州以周三政企恳谈会为支点,推动涉企问题高效解决,撬动干部作风不断改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并形成了《湖州市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等一系列成果。

政务服务改革没有终点,始终不满足的湖州,还在努力求解“增量”。去年4月,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湖州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政务服务从“一件事”向“一类事”、一个点向整个面、一个环节向全链条、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

肩负重任的湖州,如何交出高分答卷?澎湃新闻近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从破题起势进阶到整体成势,湖州政务服务改革已然迎来“加速度”。

每周三见的变与不变

在两周年的关键节点,第90期政企恳谈会聚焦于“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我们设置这一主题,就是要顺势而为、重新出发,从见招拆招的回应式服务,向主动靠前的增值化服务拓展,推动政企常态化交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陈浩在会上表示,这既是对两年工作的阶段性盘点,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集思广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在19日政企恳谈会发言 张剑/摄

2022年6月,湖州召开万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并同步开始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作为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的“关键一招”。

所谓政企恳谈会,就是让身处不同行业、领域、规模的企业家,每周都能和湖州市、县(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见面,近距离线下交流,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拉近与广大企业家的感情距离、沟通距离、服务距离,坚持开门听建议、协商解难题。”当时,陈浩在首期恳谈会上如此表示。

两年下来,当时的愿景已被渐渐落到实处。

澎湃新闻从湖州市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州已联动召开90期714场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其中市级90场、区县624场;以面对面倾听企业呼声、点对点破解企业难题的方式,截至6月19日累计收集交办问题6911个。

而且,会上的互动交流只是起点,湖州一直坚持做好问题交办解决的“后半篇文章”。针对企业家在恳谈会上提出的问题,湖州创新推出“2天内交办、2周内办理回复、100%回访追效”机制,用闭环管理来实打实解决。数据显示,恳谈会在6月19日之前累计收集交办的6849个问题,交办件反馈满意率达99.55%。

企业的感受度如何?“从项目对接、政务服务、办事速度等方面,我们都切实感受到了湖州的诚心、暖心、安心。”本次参会的浙江莱宝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葆华告诉澎湃新闻,从项目签约起,南浔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就困难问题进行研究协调,这次又被邀请参加市级恳谈会,深深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既能想我们企业所想,更能考虑企业所未能想”的理念,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

以两年为新起点,湖州政企恳谈会给出了“三个不变、四个更加”发展路径。具体而言,“不变”的是,坚持理念不变,始终把企业家的呼声、关切和认可放在首位;坚持领导领衔规格不变;坚持恳谈会的频率和形式不变,每周三雷打不动召开。“变”的是,议题设置将更加聚焦,参会对象将更加广泛,兼顾小微主体和三产企业,问题解决将更加高效,企业和企业家也将更加有感。

探索“深水区”,湖州正在加速。“接下来,我们希望从‘企业提问题’向‘政企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潘帆告诉澎湃新闻。

何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跳出政企恳谈会,如何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今年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增值服务是指在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的精准化个性化衍生服务。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指党委政府为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强化功能、加快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进一步优化基本政务服务、融合增值服务,对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的变革性重塑。

关键在于如何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摄

在湖州市民服务中心1号楼3楼,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湖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启用。据介绍,不光是市级层面,湖州已率先实现市县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湖州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黄骆意,用三个场景向澎湃新闻从企业视角进一步阐述“何为增值化改革”这个问题。

第一个场景:一家企业要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办事,既可以把自己想要办的事情办好,还可以从政府提供的增值服务中办成自己没想到、但后面还是要办的事情。

第二个场景:一家企业有问题要反映,政府第一时间能介入,高效闭环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对类似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整改,确保不再发生同类问题。

第三个场景:一家企业要享受政策或寻求更大发展,企业不用自己去研究繁琐的政策,而是由政府通过数字赋能手段,用政策计算器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实现直达快享。

本次政企恳谈会上,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也是热议的焦点。从需求看,企业当下对增值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从路径看,这是一个政务服务触角不断延伸的过程;从标准看,政务服务要从“快不快”向“好不好”转变;从结果看,最终将构建政府与市场协同的新生态。

湖州的做法可概括为“四个新”,包括打造了进一扇门能办各类事的“新平台”、强化了数智赋能政策直达快享的“新体验”、构建了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的“新机制”、攻坚难点堵点问题实现“新突破”等。

一些具体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湖州德清首创“兜底办”机制,把所有找到窗口却没办成、找不到办事窗口的问题归集到一起,用共性机制解决个性问题。还有,市场监管部门首创“创业第一见面人”模式,将服务环节向创业全周期延伸,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创业难题1201个,满意率100%。

要“增”在企业心坎上

下一步,湖州将如何系统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6月19日的政企恳谈会也提出了方向。具体而言,湖州将重点从五个方向发力。

一是要以“企业最有感”为价值取向,以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工作切入口,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努力“增”在企业的感知度上,用“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二要把产业链“一类事”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听取龙头企业意见,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梳理重点问题和核心需求,提供定制式服务套餐。“增值化改革,单点发力效果不会太好,必须以全链条理念办好‘一类事’。比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要认真听取龙头企业意见,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环节开展研究,梳理重点问题和核心需求,提供定制式服务套餐。”陈浩说。

三要开拓增值服务新蓝海,努力在优化金融服务保障、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帮助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探索。增值化改革尚处在探索推进阶段,要打开空间、开拓蓝海,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要刀刃向内推动变革性重塑,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动信息共享、程序衔接、流程再造,在未来,要实现企业进一扇门既可以办好想办的事,还可以从增值服务中办成自己没想到、但确实需要的事。

五要在双向奔赴中形成正反馈正循环,让政府和企业实现良性互动,政企同心共同提高开门搞改革的实效。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一项全新课题,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我们希望各方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改在关键处、增在心坎上,不断擦亮湖州‘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品牌。”作为牵头全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的部门,湖州市委改革办负责人在本次政企恳谈会上如此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届政企恳谈会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