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广东梅州暴雨已经造成16万余人受灾,5人死亡,15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南都记者从前线救援队伍了解到,梅州蕉岭县南礤镇仍有村子失联,其中有村庄需要生活物资,也有村民被倒塌建筑物掩埋,亟须救援。

此外,平远县泗水镇的“生命线”抢通工作有了新进展。据了解,6月19日12时,中国安能完成了泗水镇X038线道路抢通工作,抵达泗水镇。平远县上举镇S239线的抢通工作仍在继续。

南都记者注意到,梅州市继昨日(18日)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后,又于今日提升为Ⅰ级,称当前防汛救灾形势复杂严峻,地质灾害风险高。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放晴后的3至5天是地质灾害的危险期。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将带来较高的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蕉岭县,受困群众被转移到橡皮艇。广州市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20名专业水域队员带着一系列专业设备,驰援梅州蕉岭抗洪救灾。受访者供图

蕉岭县新铺镇积水已基本褪去,救援人员在当地清淤消杀

据此前的官方通报,平原县与蕉岭县是此次梅州6.16暴雨后受灾较重的地区,两县内多个乡镇的多处地区发生了山洪与山体滑坡

6月19日,梅州蕉岭县新铺镇已经艳阳高照,经镇政府的协调,壹基金联合救灾项目伙伴-深圳公益救援队在这里清淤和消杀,为了避免水灾后可能出现的疫情,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他们是17日下午稍晚些时候到达新铺镇的,彼时,当地水位已经有明显下降。队员们在傍晚开展了救援,在村子中救出了3名被困在家中的老人。积水几乎没过了民房的一楼,救援队员架起通向二楼梯子,才帮助老人们脱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蕉岭县新铺镇,深圳公益救援队开展消杀工作。受访者供图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告诉南都记者,这里的水来得快,退得也快,目前新铺镇的地已经“干”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队员们身穿防护服清淤、消杀时感到愈发困难。18日,上午有7名队员在这里作业,下午增加到了10人,他们共清除6吨淤泥,并完成了近5万平方米地区的消杀。

据了解,截至18日21:00,深圳公益救援队共有34人在梅州前线救援。其他队员正在蕉岭县南礤镇援助失联的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开展清淤工作,持续了13个小时。 受访者供图

失联的村镇:突破“孤岛”与抢通“生命线”

水灾救援中,在断电、断网、断路的情况下,尽快突破“孤岛”一直是困难又重要的任务。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告诉南都记者,18日一早,部分队员们在前往南礤镇的路上遭遇了塌方。多亏了附近抢通道路的铲车,队伍才通过。这一路走得艰难,“四十几公里的路用了两三个小时”。

深圳公益救援队收到消息,南礤镇仍有村子处于失联状态。18日,队员们通过直升机进入失联的村子调查受灾情况。其中,金山村情况较好,村内物资仍能维持自给自足;洋山村需要生活物资投送,多宝村有人员被埋压在倒塌建筑下,需要援助。

受天气影响,直升飞机未能按计划在18日当晚投送物资。19日一早,队员们便把物资投送进了村子。多宝村的救援工作仍在继续,据了解,多方救援力量在向村内集结,深圳公益救援队也于今日增援去了那里。

在梅州平远县泗水镇,“生命线”抢通工作有了新进展。南都记者了解到,6月19日12时,中国安能完成了泗水镇X038线道路抢通工作,抵达泗水镇。提前一天打通前往“孤镇”泗水镇的生命救援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安能抢通泗水镇X038线道路。中国安能供图

据了解,中国安能二局于17日20时赶赴灾区,主要受领平远县上举镇S239线、通往平远县泗水镇X038线两个方向道路抢通任务。

中国安能二局梅州平远县抢险救援现场指挥所副指挥长李国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自17日发生塌方道路阻断后,泗水镇一直依靠直升机运送物资、转运伤员。打通X038线,亦是打通了目前唯一通往泗水镇的安全道路。

S239线是闽粤省级交通要道,该线的抢通工作仍在继续。据李国介绍,近20公里的路段,约有七八公里被塌方阻断。其中较为特殊的情况是,该路段有不少路基侵蚀严重,被“掏空”了。作业人员需要先破碎路面,再填埋石渣加固,这增加了工作量。记者了解到,截至19日下午,该路段已抢通10公里左右。

在19日下午4点左右的采访期间,完成X038线抢通工作的李国正准备带队增援S239路线。一路上有不少道路中断,队伍只能绕路前进,预计要花近3小时。至于S239何时能完全抢通,李国称这仍是未知数。

暴雨后的风险点:官方称救灾形势复杂严峻,地质灾害风险高

梅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于18日11时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记者注意到,19日,梅州市三防指挥部又决定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通报称,这是因为当前防汛救灾形势复杂严峻,地质灾害风险高。

@广东天气 也于18日晚发文提醒称,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由于土壤含水量高,梅州部分地区属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应提高警惕。山区居民更应提高防灾意识,防患于未然。睡前先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若发现任何细微问题,都应及时撤离。

一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放晴后的3至5天是地质灾害的危险期。他介绍,降雨的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石缝,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使土体软化、饱和,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此外,前期持续的强降雨致使土壤含水量高,在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土层松动,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

梅州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也带来了较高地质灾害风险。李国在抢通作业时注意到,道路附近的山坡上有大量风化岩与沙土,18日晚与19日下午抢通路段又经历了两场降雨,作业中曾多次发生二次塌方。李国介绍,为确保作业安全,作业现场设置了多处观察哨,测量员通过仪器实时监测边坡位移情况。

李国还告诉南都记者,在抢通过程中,中国安能救援队伍还对松散的边坡做了加固处理,“应该不会出现道路再次中断的情况。”他说。

南都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6月18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根据地方救灾需求,协调阿里集团向广东等洪涝灾区捐赠50余万份食品等生活类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6月1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抗旱及地质灾害救灾工作,其中,预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7省(区)2.13亿元,支持防汛救灾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