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到底有没有编制?到底是不是体制内?很多家长认为央国企是跟公务员、事业编差不多的,而且通常待遇还比较好,所以鼓励孩子进入央国企。觉得央国企是有企业编制的。但是又有人说央国企现在不算体制内,它没有编制,那么到底有没有呢?我一次性给大家说清楚。

首先,目前我们通过校招和社招进入央国企的普通大学生是没有编制的。因为早就没有了“企业编制”这四个字了。自从央国企改制以后,“企业编制”四个字已经取消掉了。央国企里面目前只有两类人是有编制的。

第一类人就是央国企的领导,比如中石油的董事长,它是副部级单位。所以中石油的董事长是副部级,一般来说他归组织部门管理。所以他们有编制叫做行政编。

央国企里面还有第二类人有编制,就是央国企中,比如军工类央企下面的一些研究所。这种研究所属于事业单位,所以这种研究所的编制类工作人员。他们所使用的编制叫做事业编制,也不是企业编制。而普通员工进入央国企后,只是正常地跟你签订劳动合同,所以这样的人是没有编制的。

因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编制,一般来说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不是由国家的财政供给支出的?

第二职责上是不是做公共服务或公益服务的?

第三是不是定额的?

按照上述标准,国企不是由财政承担它的支出的,而且它的主体责任也不是承担行政或公益服务职能的,所以它不属于编制。

虽然央国企不属于编制,但是因为它承担了我国在经济领域的一些职能。而且它的人员也实行了员额管理制度。也就是人员的登记造册是交给国资部门和组织部门备案的。而且央企和国企基本上在各个行业处于主导者或领军者地位,承担了比较多的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的作用。所以也算是承担了一部分公益职责。

并且达到一定层级后,比如成为领导后,他可以与事业单位、体制内、行政编的这些领导相互调动和交流。基于以上这几点,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央国企算是体制内,但它没有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