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在提一件事,那就是每个月养老金在5000块钱以上的人群,尽量不涨或者少涨。这个就比较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提这个问题呢?为什么大家都把这个钱数定为5000块钱呢?为什么不是8000或者3000呢?想必是因为现如今每个月5000块钱,如果只考虑衣食住行这种基本的生活需求,5000块钱在绝大多数的地区是够花的。

可现实情况则是,有不少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在5000块钱以上,甚至能达到七八千或者1万块钱以上。现如今,养老金的涨幅现在是逐年下降,每年上涨的比例都在减少,而养老金每个省份上涨的算法都会有不同,但绝大多数省份不管怎么算,养老金上涨的比例都是领取基数越高的人涨得越多,领取基数越低的人涨得越少。举个例子,就比如2024年养老金上涨3%,一个月如果能领1万块钱养老金的话,那么每个月就能涨300,如果每个月只能领2000,那么就只能涨60了。所以不管怎么算,养老金只要上涨,领取金额越高的人涨的就会更多。

想必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朋友都希望,养老金上涨,对于银行金领取金额过高的人进行设限的原因。可是如果养老金真的设定这种限制,真的合适吗?我总结了一下,这里边有三个矛盾点,确实不太好办。

第1就是多缴多得,因为咱们现行的养老保险机制,实行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大致意思就是说,退休之前交的钱越多,退休之后领的养老金越高。如果针对领取养老金过高的人进行上涨的限制,那么交养老金的人自然就不愿意交那么高的档了,所以在养老金收取这一端,就很容易出问题。如果养老金收不上来那么多钱,给退休人员发放的钱,很快就会不够了。

第2个矛盾点是,不上班的人比上班的人拿的多。这个矛盾点也很特殊,因为现在很多朋友都发现了,有一些单位退休的人,养老金发的确实挺高的,就别说每个月5000块钱了,可能都在七八千以上。当然很多年轻人上班,一个月还真不一定能挣到5000块钱的。所以当今社会,啃老可能还真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第3个矛盾更为特殊,那就是养老金上涨,不仅仅针对退休老人花的钱多,另一方面年轻人交的钱也得上涨,所以当退休人员都在高兴地计算自己养老金,每个月能涨多少钱的时候。还没退休的年轻人,特别是灵活就业者,就该盘算,自己的养老保险每个月得多交多少钱了。如果真的能对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过高的人群进行一些特殊的限制标准,那么年轻人的消费压力有可能还真的能降下来点。

其实北京前几年在计算养老金上涨的算法上,有过实践。大致意思就是说,对于养老金领取过高的人群,每年涨的幅度会相对小一点,而领取过低的人群涨幅会稍微大一点。不过这个并没有全国应用,但不排除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都会把养老金上涨的提低限高给考虑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