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今天所看到的厂房是西藏单体规模最大的厂房,它的建设面积高达14000平方米,跨度也是当地最大的。”6月18日,“援藏30·鲁藏同行”山东援藏干部风采暨齐鲁媒体西藏行采访交流活动继续在日喀则市进行。采访团出日喀则市区驱车向北,跨过雅鲁藏布江不久,在空旷的群山脚下居然看到了一家水厂的身影,“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们是日喀则当地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最规范的企业”,西藏德朗玛冰川矿泉水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兴华的开场介绍充满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眼前皮肤黝黑的吴兴华是山东德州人,七年前响应山东和西藏对口支援关系,他奉山东总公司之命,从三千公里外山东进发,来到青藏高原,找寻两百余处水源后,最终把水厂建在了日喀则。“当时我们来到这里是2016年10月份,来到这个地方一看一走,感觉太荒凉了。当时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完善,但越艰苦的地方就是越需要我们山东人来建设边疆,用现在的话叫稳边、固边、兴边、强边,当时就想我们不做谁来做。”吴兴华告诉记者,当时项目设置之初,就想把德朗玛天然饮用水项目建设成当地最大的企业,管理最规范的企业。“当时我们是这样立项的,现在项目正式投产了,我们也达到了事先设定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德朗玛冰川矿泉水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兴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年来,在日喀则哪里有山东援建项目,哪里便有山东援藏干部的身影。谈到山东企业来高原建厂,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士龙再熟悉不过了,“德朗玛天然饮用水这个项目是第八批援藏干部引入的,我们接过第九批的接力棒后,协同企业在厂区建设、电力接引,水质检测、各类生产资质审批办理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服务保障工作。去年12月份,德朗玛天然饮用水项目已经通过了自治区和日喀则市相关部门的审批,具备生产的资质。”已经22个月没有回山东老家的吴兴华对此非常感慨,“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特别是到了边疆地区,如果我们这个项目没有援藏工作组的这种全心全意的支持,这个项目可能早早就画上一个休止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商务局副局长贾士龙

据吴兴华透露,目前德朗玛天然饮用水项目,已经给当地直接带来就业30余人,预计年产值大概在8000万元左右。“我们这个项目在基建、运输、生产的过程中,当地用工已经达到了上千人次,下一步还要启用更多的当地藏族员工。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最终实现企业用工的本土化,让它达到90%以上,并培养出15名左右的优秀当地藏族管理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贾士龙认为,通过德朗玛天然饮用水这个产业链的打造,能够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大约三四百人的就业,通过授人以渔给当地的民生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正如我们第十批援藏干部领队陈耕所说,大力开展经贸援藏,通过“打造一个品牌,推广一个市场,拓展一个产业”,为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山东贡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