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四航局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大件码头项目书记党康博就去浅滩边开展每日例行的生态巡查。看着一群迁徙的水鸟落在滩涂,他欣慰笑道:“看来‘红树林’很认可项目部这位‘善邻’。”

由四航局承建的广东廉江核电工程一期大件码头项目是广东廉江清洁能源项目配套工程,负责满足电厂建造期间的大件设备运输船舶的靠泊和电厂取、排水需求。项目拟建设一座3000吨级驳船靠泊的高承台码头与配套的海域取排水设施。建设伊始,带给项目团队最大挑战的是施工现场的两位重量级“近邻”——廉江市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与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者作为全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数十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驻项目部前,党康博严肃地说:“施工现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有关单位和周边群众的密切关注,如何做好‘绿色施工’是亟待解答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工作业最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的环节就是挖掘作业与废弃物处置。挖掘作业与驳船抛泥产生的大量悬浮泥沙对水体质量影响巨大,一旦放任它们随着潮汐扩散,生活在周边地区的儒艮、白海豚等珍稀野生生物都将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妥善解决挖掘作业中的泥沙污染问题,项目团队设计了一套“全过程防护体系”。这套体系由“三线”“两表”“一员”构成。“三线”即在现场外围,按网眼大小次序分布的三道防污帘构成的严密防线,负责将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锁死在防线内部;“两表”则是开展挖掘与抛泥作业前必须齐备的样泥检测登记表与防污帘完整性检查登记表,以防出现抛泥成分不达标或防污帘破损等情况时无人察觉;“一员”则是负责巡视现场“绿色施工”情况的环保巡查专员。

“这套防护体系让我们实现了预防、监督、控制多个环节的管理,层层防护。”项目副总工程师肖诗廉介绍道,“依靠这一套严谨的防护体系,面对环保与海事部门的文明施工检查,我们做到了百分百达标。”

解决了悬浮泥沙,项目团队转头开始攻克废弃物排放这一难题。为了将污染威胁消灭在源头,项目团队选择主动出击,与具备处理资质的机构签订协议,将现场产生的废弃物集中收纳,通过陆运方式带离现场进行处理。钢便桥也被围上绳网围栏,避免施工材料坠入海中。项目团队在水泥桩灌注等污染风险较高的工序中,对灌注口进行围闭处理,防止作业过程中泥浆废液外溢海面。看着明亮如镜的海面,大家心里满是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作业如火如荼地推进,党康博又有了新点子:“除了做好分内事,我们可以协助保护区管理者一同维护保护区生态环境,做红树林的‘善邻’。”在他的积极对接下,项目团队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海事部门开展联建共建,项目团队成员踊跃参与红树林义务清扫、植树活动,同海事部门联合开展海上巡查。每到退潮时,赶海人经常能看到项目团队在滩涂上清理垃圾的身影。

今年4月9日,项目桩基分部施工顺利完成,大件码头施工进入收尾阶段。得益于项目团队的严密保护,施工并未对周边水域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中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