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治新夫妇

对 话

记者:婆婆爷爷,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吧?

张治新:那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卢女士:你莫听他乱说,他是这个村长大的,我是隔壁村的。生产队的老辈子给我们介绍的。

张治新:那确实是一见钟情嘛!她当时梳了两个辫子,看起来很乖很文静。

记者:婆婆当时觉得爷爷帅不?

卢女士:我没觉得他多帅,反正看得过去嘛。

书信传情,写满两大页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爷爷和卢婆婆的“梦中情院”

梦中情院”院主张治新77岁,其老伴卢女士74岁。二人结婚已有57年,多年来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一条两旁开满鲜花的石梯路,是通往小院的必经之路。“以前这是一个土坡道,30多年前,我公公一点点把它修成了梯坎。这样婆婆走起来方便,脚底不容易打滑。”张治新的儿媳婷婷说。

走进院中,红砖黑瓦的三层小楼前,是一片璀璨的花海——有梦幻感十足的绣球、颜色鲜亮的月季、娟秀的映山红,屋前屋后还有两片陪伴这栋小楼43年的楠竹林,以及3棵被张治新视为“镇院之宝”的山茶花树……

张治新说,1967年,二人领证结婚。1969年,自己去北京当兵,只能靠写信联系。“那时候的书信很慢,几个月才能互通一封,我至少要写2大篇嘛。还有津贴一定是全部寄回家的”。

“爸爸的浪漫很超前哦,写信开头就是‘亲爱的’。”大女儿燕子爆料。

相濡以沫,成就最美乡村爱情

1975年,张治新当兵归来,便与老伴经营起了田园生活。“我当兵时,她在家既要务农又要带娃,非常辛苦。”张治新说,自己暗下决心,回去后让妻子只管享福。这些年来,凡是力气活,张治新几乎不让老伴插手。“爸爸宠妈妈,所以我们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燕子很有发言权。

2020年,卢女士突发脑梗,整日都郁郁寡欢。为了逗老伴开心,张治新便去山野里采开得最绚烂的山花送她,偶尔还给老伴编个花环戴一戴,日复一日地坚持,那个爱笑的她又回来了。

在张治新的主导下,老两口还和儿女们一起,开启了房子的新一轮改造——将厨房设计得明亮、通透,保留柴火灶的同时,还加上燃气灶,橱柜高度也根据卢女士的身高定制;将小院变成花海,种上四季鲜花,就连石梯两边也种满了风车茉莉等。

平时做饭时,卢女士掌勺,张治新打辅助,配合得默契十足。同村的李勋杰表示,张治新夫妻为人和善、勤劳,二人无论是插秧、打谷子还是赶场,都是形影不离的。

网友声音

这是梦中情院里的神仙爱情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这便是属于乡村爱情的节奏。它不是轰轰烈烈、五光十色的爱,而是融入到生活点滴中的关怀,是相濡以沫的守候与陪伴。为何无数人向往这样的爱情?或许是因为它更纯粹、更松弛、更无私、更本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