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灯

正值高考期间,我翻阅历史,找到了第一位状元,以此贺天下考生,都能做自己的状元。

隋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当隋朝开启了科举考试后,当时只有进士榜,没有后来的状元、榜眼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隋朝末年,孙伏伽做过一个小吏,然后升职为法曹,主理刑狱剿匪受贿等事宜。

隋朝国破,大唐崛起后,再一次开启了科举考试。

孙伏伽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并且高中甲榜第一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可考据的状元。

孙伏伽是一个头铁的官员,以劝谏皇帝为毕生所愿。

孙伏伽的父亲是一个落第秀才,也是他的启蒙老师。和很多历史一样,孙伏伽是一个天才。

只是孙伏伽还没有为隋朝鞠躬尽瘁,隋朝先一步死而后已了。

所以孙伏伽铭记隋朝的教训,开始在大唐的朝堂上发光发亮。

孙伏伽成了李渊的臣子,第一件事就是劝谏。

李渊曾经发话十八路反王,只要归降既往不咎。可是却秋后算账,想要大开杀戒。

孙伏伽第一个出来反对,说隋朝灭亡就是因为不守信用,所以不可步其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伏伽是一个有脑袋的人,他还不想死,所以说了三条计策,要李渊有容人之量;要李渊不能沉迷声色;要李渊亲近君子。

孙伏伽的计策和直言不讳,让李渊不能杀他,否则就是和杨坚一样的暴君。

李渊只好升官孙伏伽为御史,可参天下的御史,正是孙伏伽毕生所求。

已经做官五年的孙伏伽,此时大唐首开科考,而孙伏伽参加了这次科考,在殿试上一举夺魁。

孙伏伽的行为,让李渊更加重用,提拔他做禁卫军首领。

此时的李世民和李建成已经白热化,而宫门口的禁卫军首领,就是两个人都要争取的存在。

这一次,孙伏伽选定了李世民,并且在玄武门之变中,关闭城门阻止了李建成的援军。

李世民登基后,孙伏伽被外放为官,一年后成为大理寺少卿,然后一步步成为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大理寺卿,陕州刺史等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换了皇帝,孙伏伽也早已经不是御史,可是劝谏是孙伏伽骨子里的东西。

李世民喜欢打猎,经常外出打猎,孙伏伽几次规劝李世民不要任性而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李世民坚决不改,直到一次孙伏伽躺在宫门口,要李世民打猎从自己身上压过去,否则就回宫。

李世民遇见这么一个不怕死的,只好放弃打猎,亲自扶起孙伏伽。

都说李世民的谏臣是魏征,可是孙伏伽亦有魏征风采。

魏征死后被掘坟,但是孙伏伽可没有。

孙伏伽死于李治年间,李治听闻已经辞官养老的宋福金寿终正寝,不仅辍朝三日,更是派人隆重下葬孙伏伽,给了第一位状元圆满的一生。

孙伏伽的一生,历经隋朝大唐,走过四位帝王,善终。

历史对于孙伏伽的着墨不多,但是孙伏伽将是每个考生的最终归宿。

为官清明,为臣忠正,为人耿直,一生不堕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