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体育赛事相关商品热度持续攀升。在浙江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各种体育用品、饰品、户外产品等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客商下单。图为外商在选购体育用品。 胡肖飞摄(人民视觉)

随着2024欧洲杯拉开帷幕,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又一次成为海内外讨论热点。

几天前,海信、比亚迪、支付宝、vivo、速卖通等5家中国企业作为欧洲杯官方全球合作伙伴亮相赛场。在欧洲杯官方全球合作伙伴名单中,中国企业占据超1/3的席位,数量突破历史纪录。

欧洲杯等世界级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盛宴,更是企业科技与全球化发展的集中展示。上述5家中国企业分别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支付科技、智能手机、跨境电商等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些领域也是近年来出海的热门。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中国家电企业等率先走出国门,多次赞助国际体育赛事。据了解,自2016年首次赞助欧洲杯以来,海信的海外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6年至2023年,其海外收入从234亿元跃升至858亿元,海外营收占比从23%提升至43%。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大潮涌动,新一代中国品牌“走出去”,著名赛事成为“必争之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显著。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在境外销售新能源汽车25.23万辆,同比增长457.66%,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赞助商数量从2016年的1家到2024年的5家,中国企业牵手欧洲杯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世界级体育赛事,展现出其全球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记者从速卖通方面了解到,其在今年3月成为欧洲杯的官方合作伙伴,比赛期间,速卖通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惠的商品折扣、互动游戏玩法及包括比赛门票在内的惊喜奖品等。速卖通提供的数据显示,官宣欧洲杯赞助商后,其5月足球用品销量同比增长80%。

据欧足联官方数据显示,2020欧洲杯全球累计观看人次高达52.3亿,决赛观赛人次达3.28亿,平均每场比赛观赛人次超过1亿。据德国《商报》网站报道,中国企业一直重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广告效果,无论在欧冠联赛、奥运会、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还是在欧洲杯和世界杯,广告牌上的汉字已不再罕见。

在中国品牌争相亮相的同时,中国制造同样抢抓国际体育赛事商机。

“爆单”成为关键词。在有着全球小商品贸易“风向标”之称的浙江义乌,今年前2个月对法国的出口额达5.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出口增长70.5%。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4月,福建省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42.79亿元,同比增长13.34%,跑步机、羽毛球拍等是出口的拳头产品。

一批外贸商家更是早早投入忙碌的节奏当中。“前两周送过来的足球已经卖光了,刚通知速卖通小二去补货啦。”在东莞欧向专仓里,菜鸟跨境仓库工作人员感受到海外消费者的热情。据了解,除足球外,泉州的运动鞋服、义乌的足球小摆件、小旗帜以及深圳的氛围灯、投影仪等都是近期的热销商品。

“6月大促期间,足球袜销量大概是平时销量的两倍,增长主要来自欧洲市场。”义乌商家郑先生所在的工厂主做瑜伽裤和防晒衣,近年来又瞄准了海外市场的新热门——全棉足球袜,产线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备货生产中。“欧洲杯开赛,我们肯定要大干一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