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美食是很多人的最爱,烘焙出的美味,比油炸的更健康,适合各个年龄段群体。在湖北武汉江夏区武昌大道五里墩街附近,有一座纯粹的糕点文化园,来自扬子江非遗文化馆。文化馆周边是工业园,其本身的规模不大,但环境布局有讲究,传统国风元素随处可见。打卡扬子江非遗文化馆,看到更多的是文化内涵,增长了不少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很多建在城市工业园里的企业一样,扬子江非遗文化馆的位置处在江夏区的北部,紧临武昌大道。自驾打卡,可以沿三环线走到南端的南李路下到武昌大道,之后来到文化路小学,向西转进五里墩街即是目的地。在文化馆附近还有江夏区的公交j5路车子,经停五里墩街,下车即是大门口。从周边布局看,整个五里墩街都是工业园,主轴交通路网车广人稀,多是上下班的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到扬子江非遗文化馆,看到它的环境和想象完全不同。一般工业园里的企业,多是密集的厂房、板房,施工的声音不绝于耳,而这个文化馆却被密集的植被包围,其环境用“花园式工厂”形容丝毫不为过。大门处有像公园一样的盆栽和假山石,碑刻上是“扬子江非遗文化馆”的名字,路面非常开阔,行道树排列整齐,搭配了灌木从和路缘石,反倒是工厂的建筑密度很小,三四层的大楼,建在树林一侧,有一个池塘与曲形花园做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卡通指引牌走过去,这边果然多了一处公共绿化区,规模还不小。有假山流水,有池塘和竹林,还有一座凉亭,建设的样式和公园没有区别。穿过凉亭,来到另一侧的建筑区,终于看到了一座大楼,在大楼前,是一排雕塑,真人一比一比例大小,展示的是传统手工艺人的形象。有的在做纺纱,有的在炸东西,有的在揉面,工具与道具数量丰富,还有小孩雕塑在旁边观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大楼里,门口有牌匾和宣传牌,上面书写的是“湖北非遗”的铭牌,搭配整个展厅的设计,都是传统国风。体现在木质的建筑布局,有屋檐与亭台样式,纯粹的木质建筑,内部镶嵌的完整,门窗一一俱全。其次,里面也展示了企业品牌的故事传承,包括文化墙和文化剧院,循环播放企业宣传片。从企业的发展历程到文化背景,从产品类目到工艺介绍,简单梳理下,确实感受到了浓厚的技艺功底,深厚的文化内涵,百年企业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往里走,又陆续看到了一些制作传统糕点的工具,以木质材料为主。比如这边有大的桌板,小的滚筒,还有精致的扫帚,秤砣和石面盆等,还有不知名的结构件,应该是做糕点用的。工作人员讲解使用方法,成型原理,外行人看得一脸疑惑。从工具区到产品类目区,不但有精美的照片和模型,也有真实的糕点,分解到各个原材料,烘焙的时间技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展区,到了扬子江非遗文化馆的门店区域,这里相当于是一个模拟的门店,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糕点。品牌主打的特色糕点,精包装的礼盒;各个平包装的,摆在区域里,营业员有序介绍,展示成品。参观的人都忍不住买一些品尝,口感确实地道。最喜欢的有各类糕点,芝麻糕和糯米糕,还有饼类,馅饼与酥饼,大小与形状不同,口感突出酥脆和香糯,就着饮料,吃起来确实很爽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过扬子江非遗文化馆,对企业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在小编印象里,扬子江是区域老品牌,猜测会是在古朴的老巷子里,有小巧的作坊,生产出分量少的精品,但实际上,它有自己的产业园,生产有现代化的厂房,量产有标准,审核有流程,是非常正宗的现代化品牌。(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