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兰芬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市区一些老旧小区改造,依托休闲广场这一载体,创新性地将地方元素融入其中,将抽象的地方文化具象化,让居民感受到浓浓的“咸宁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个小区广场变靓

6月17日,记者走进温泉街道花坛社区的汇泉小区,一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曾经脏乱的边角余地如今已蜕变为充满活力的两处休闲广场。

一处广场上,咸宁的吉祥物“咸宝”和“小宁”,以及市花桂花的形象跃然其上,它们与蓝色、黄色的主色调交相辉映,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在黄色桂花造型的遮阳亭内,人们正在下象棋。而在另一处广场,色彩斑斓,上面有多种健身器材,还有摆满盆景的共享花园。

温泉街道学府社区的长乐小区于今年4月完成改造。小区一处300平方米的色彩斑斓的广场成为了居民们饭后好去处。这里不仅有咸宁吉祥物的身影,更有滑滑梯、晾衣杆等实用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广场的色彩设计,以蓝色为主调,搭配鲜艳的图案,让整个小区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气息。

永安街道阳光社区的桂竹新天地小区于去年年底完成改造。小区广场颇具亮点。原先仅数十平方米的小型活动广场,拓展为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大型活动广场。广场上,深蓝、浅蓝、橙色、灰色交织的色块,配以桂花图案,既明艳又活泼,其中增添了一大批新健身器材。这里成为了居民休闲锻炼的首选之地,也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堂。

三个小区受访居民表示,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对硬件设施的升级,还融入多种咸宁特色元素,让咸宁文化得到彰显,满足了居民精神生活需求,激发了居民文化情感共鸣,让居民与城市有了更深的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方文化融入小区

据了解,这三个老旧小区休闲广场均由宁安建筑公司施工建设。该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祝东明说,这些广场的建造工艺颇为考究,首先在碎石层上铺设透水混凝土,然后绘上图案,最后喷漆固定,确保了广场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祝东明,“咸宝”和“小宁”,作为咸宁的城市形象大使,其形象源于九宫山上的小灵猫和嫦娥故里的小玉兔,寓意着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加入它们,可以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温度,让咸宁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换言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本地文化元素,不仅提升了改造项目的精细度,更深层次地激发了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记者从市住更局、咸安区住建局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被视为民生与文化双轨并行的工程,咸宁不少老旧小区在改造中,无论是休闲广场还是墙面,都绘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图案。嫦娥文化、桂花文化等渐渐成为小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与文化能量。

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将改造工作与周边区域的提升治理相结合,综合考量街区风貌、建筑历史、社区文化等多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展现历史文化内涵,努力传承历史文脉,让每一处改造都成为城市文化的一次精彩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