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它非常瘦小,身上部分皮肤裸露着,羽毛还很稀疏,好在没有受伤。”近日,家住安亭新镇安德社区的居民路少燕在自家院子发现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戴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路少燕记忆犹新:“小区里流浪猫很多,再晚一步它可能就被叼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女士将幼鸟捧回家中仔细看护,但如何救助却让她犯了难。路女士向多方求助,农林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她“幼年戴胜太小,个人很难养活”,并建议她将幼鸟放置在离鸟妈妈近的地方,如果鸟妈妈来投喂,就不需要农林部门介入。

路女士通过幼鸟跌落的位置推断,它的家很可能在邻居家的新风口。路女士解释,这窝戴胜在邻居家筑巢有3年了,每年都会孵一窝幼鸟。为了让鸟儿安心生活,邻居一家甚至3年没有启动新风系统。但鸟窝在三层楼高的外墙上,送回难度不小。最终,路女士听取工作人员建议,采取“自然恢复 人工监护”的救助方式,把幼鸟放在鸟妈妈看得到的地方进行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女士把小戴胜装在笼子里,放置在顶楼露台,与鸟窝隔着院子相望,方便鸟妈妈随时飞来照看。当晚她还买来面包虫喂食,小戴胜总算平安度过了第一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鸟妈妈果然来了。监控显示,鸟妈妈钻进鸟笼多次啄幼鸟,试图将幼鸟叼走,但无果。在看到幼鸟处在安全的环境中后,鸟妈妈似乎也放心了,转而四处觅食,衔来虫儿投喂,每天忙碌往返于鸟窝与露台之间。

路女士也没闲着,当起了“临时妈妈”。她早、中、晚及睡前定时前来给小戴胜喂食,“现在饭量可不小,一顿能吃15-20条虫子。羽毛长得油亮亮,身体也肉眼可见地壮实了。”路女士给露台盖上遮阳布,加高隔离网防止它掉落,装了一个粉色的小鸟窝,还时不时给小戴胜洗个玫瑰沙浴。短短半个月,小家伙对路女士也越发亲昵,听到她上楼的脚步声就开始兴奋地叫,捧在手上时就往她身上钻,还会跳到肩上拿小脑袋蹭她的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再过一周,它就可以飞走了。”路女士介绍,目前她也在帮助小戴胜做好离开前的过渡准备,“之前它不会啄食,我就手把手喂。现在把虫子放在笼子外,它已经会自己出去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路女士救助过的小动物还有很多,有鹦鹉“阳阳”、流浪猫“小白”一家、来自济南的信鸽……“每一次救助,都是和小动物的一场神奇邂逅,虽然分别会有不舍,但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它们平安离开时的满足和治愈。”路少燕说。

苏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