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一天,陕西省渭南市的一个小村庄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在这场婚礼上,新郎新娘都非常高兴,但围观的人却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因为这场婚礼的新郎与新娘是一对“兄妹”,虽然大家也见过不少的稀奇事,但“哥哥娶妹妹”的情况还是头一回听说。

婚礼的新娘叫王娜,和新郎王军从小一起长大。

王娜是当年被王军的父亲救下的一个“弃婴”,脸部患有先天性的疾病,从小便招到了同学和周围人的嘲笑。

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王军兄弟和养父母对自己好,王娜早就已经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听说王娜要嫁给自己的儿子,王娜的养父母顿时喜上眉梢。

这样一来,不仅女儿不用嫁出去受委屈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也可以一并得到解决。

因此,他们一家人不顾别人奇怪的眼光,坚持举办了这次的婚礼。

那么,童年患病的王娜与养父母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故事?婚后的王娜和王军真的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坑面女”王娜与养母在一起)

下面,且让我们细细说来。

一 善良老农救下“女婴

1988年7月的一天,家住陕西渭南金营村的农民王友仁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家里,但当王友仁刚刚躺上床,他就听见窗户外面传来了一阵非常奇怪的声音。

王友仁屏住呼吸,仔细听了听,还是没弄明白这个声音到底是什么。

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门去看看,王友仁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的当他走出门的一刹那,他还是惊呆了,只见王家的门前被人放了一个大纸箱子,而纸箱子里居然躺着一个正在挣扎的婴儿。

王友仁没有任何犹豫,他立刻弯下身子将孩子抱回了家里。

可是,当王友仁仔细观察这个婴儿时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个孩子的脸看上去坑坑洼洼的,简直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一般,王友仁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觉得哪怕是这个孩子有生理上的缺陷,孩子的父母也不应该就这么抛弃她。

于是,王友仁决定先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家里养一段时间,等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再把人给送回去,可是一连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孩子的父母始终没有消息。

王友仁跟妻子一商量,决定留下这个可怜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友仁与家人在一起)

这个婴儿是一个女孩,除了脸上的样子乍一看有些吓人以外,其他身体指数基本上是正常的,王友仁和妻子觉得,自己家里正好缺一个女儿,只要将她抚养成人,未来兴许还有机会治疗她的病。

王友仁对于这个孩子的经历颇为同情,而之所以能够如此爽快地答应抚养这个孩子,也与他们夫妻俩的一段经历有关。

当年,王友仁和妻子结婚以后一直苦于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后来,妻子好不容易怀了孕并生下了长子王军,但几个月以后,这个还没有走出襁褓的孩子就被查出是个聋哑人。

王友仁和妻子悲痛欲绝,面对突然而来的巨大打击,他们一度陷入了消沉的状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坑面女”王娜)

可是,生活总还是要继续的,在王友仁的第一个孩子被诊断出“先天性聋哑”不久之后,王友仁的妻子又怀孕了。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王友仁从妻子怀孕开始就对她百般呵护,后来孩子顺利降生,王友仁也在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做了各种检查。

确认了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后,王友仁夫妇这才松了一大口气。

王友仁给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起名为王斌,从此以后便将所有的经历都倾注在了这个小儿子的身上。

可是,王友仁和妻子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遗憾:他们的家里始终没有一个“女儿”。

谁知,在小儿子出生的几年之后,一场意外的事件居然让王友仁夫妇“白捡了一个女儿”,小女儿的到来让王友仁夫妇喜出望外。

但是,如何陪伴小女儿的成长,又如何帮助小女儿治愈疾病成为了他们一家的难题。

接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友仁和妻子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房里的王娜母女)

二 生活艰难 陷入危局

很快,王友仁夫妇收养了一个孩子的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一开始,众人都还惊叹于王友仁夫妇的善心,但他们一听说王友仁夫妇收养的是一个有缺陷的女孩时,又纷纷表示了担忧。

有些邻居私下里找到王友仁,对他劝说道:老王啊!我们知道你这个人心善,可是你们家已经有一个聋哑的孩子了,你们俩总不能再养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吧!

说实话,早在当初留下这个孩子的时候,王友仁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

可是,每当王友仁看到孩子那双动人的大眼睛时,他的心也就软了。

最终,王友仁夫妇谢绝了邻居们的好意,开始一心一意为了抚养三个孩子而劳碌奔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正在接受治疗)

后来,王友仁带着小女儿跑到了西安城里的大医院,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坑面”,需要进行手术方能康复。

可是,王友仁一家就算砸锅卖铁也凑不齐手术费。

于是,王友仁只能够先带着孩子回家,等到什么时候自己攒够了钱,再来治病,果然如同邻居们所说的那样,自从收养了小女儿以后,王友仁一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甚至有时候,王友仁穷得连孩子们的学费都交不起了,一家人一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好在最终他们还是撑了过来,继续生活了下去。

王友仁和妻子给女儿起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王娜”。

对于这个收养的女儿,王友仁并没有抱过高的希望,他们不求孩子们此生能够大富大贵、大有作为,只求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就足够了。

然而,即便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希望,也不是能够轻易达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母亲在一起)

有一年,因为气候原因王友仁家的农田出现了大规模的减产,这一下可算是忙坏了王家的所有人,但即便是这样,王家的经济也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这时候,王友仁的妻子提出一个难以启齿的办法:将三个孩子其中的一个过继给别人。

其实,王友仁心里也明白,说是选一个过继给别人。

可是,老大和老三一直以来都身有残疾,只有老二王斌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

所以,如果是要过继孩子,夫妻两人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过继自己的孩子,这对于任何一家的父母来说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经过了漫长的思想斗争以后,王友仁决定由自己站出来当这个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完手术的王娜与母亲在一起)

一天晚上,王友仁让妻子准备了一桌子的好菜,然后将几乎所有的好吃的都留给了王斌,王斌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一眼就看出了父亲有心事。

于是,他主动询问了父亲的“烦心事”。在得知了父母的想法以后,王斌顿时变得沉默了起来,无论王友仁和妻子在一旁如何好言相劝,他就是不说话。

最后,王斌干脆连饭都不吃了,丢下筷子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王友仁夫妇还以为王斌这是同意了,便没有继续跟过去查看情况。

但等到第二天王友仁的妻子去叫王斌起床的时候,她就彻底傻眼了:只见,王斌床铺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衣柜里的衣服也早就没有了踪影。

很显然,王斌这是离家出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友仁)

找不到儿子的王友仁夫妇都快急疯了,但是此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他们只能够一边寻找二儿子王斌,一边谋划着给女儿王娜治病的事情。

毕竟,与大儿子的疾病相比,王娜的病情还有恢复的希望,作为父母,王友仁和妻子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王友仁一个在西安工作的亲戚恰巧回老家被他给碰见了,一番询问之下,王友仁才知道,原来二儿子王斌已经跑到了西安打工。

王斌现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积攒下了一些钱,但似乎没有想要回来的意思。

王友仁叹了一口气说道:“唉,都怪我,当初就不应该出那么个馊主意。他现在应该还在生我们的气。他不愿意回来,就让他在省城呆着吧!那里也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养父在一起)

而除了王斌的消息以外,王友仁的这个亲戚还带回来了一条信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有一个大夫医术高超,兴许能够治好王娜的病。

听到这个消息,王友仁夫妇还是犹豫了,之前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女儿的病情,只是他们实在拿不出看病的费用。

如果这次去了西安还是一样的结果,那岂不是又白跑了一趟吗?

亲戚知道王友仁一家的难处,答应先借给王友仁一些钱,等王娜去西安看完了病再慢慢还,这个办法对于王友仁一家来说犹如雪中送炭。

最后,他们决定鼓起勇气去西安试一试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三 困难重重的“求医之路”

2006年,王友仁终于带着女儿王娜踏上了去西安求医的道路,一下火车,他们就按照亲戚给出的地址来到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看着王友仁一家大老远地赶过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对他们都非常耐心。但由于负责看病的那位专家实在太忙,王友仁他们必须等上一阵子。

王友仁心想,这么多年自己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一两天,索性就住了下来。

几天以后,王友仁按照约好的时间来到医院就诊。

但医生却给了他一个冷冰冰的答复:“你女儿的这个病目前已经恶化,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过成功的手术先例,我们不能保证可以把她治好啊!”

面对这样的结果,王友仁早就已经习惯了,事到如今,他只怪自己没有好好挣钱,耽误了女儿的治疗时间。

看来,女儿往后就要跟着他们老两口过一辈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母亲在一起)

但正当王友仁要走出问诊室的时候,另一个医生叫住了他。

原来,他们医院的实验室正在组织一次科研攻关任务,正好可以帮着王娜治疗。

但是,由于这是一次“没有参考案例的手术”,其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王友必须本着对女儿负责的态度做出抉择。事关重大,王友仁也不敢轻易答复这名医生,他只好先互相留了联系电话,回去再跟妻子商量商量。

王友仁的妻子觉得,即便这场手术是一次赌博,那也值得去试一试。

三天以后,王友仁便拨通了那个医生的电话告诉了他夫妻两人的决定,医院里很快就派专人接走了王娜,王友仁的心立刻就悬了起来。

在进手术室以前,那名好心的医生告诉王友仁夫妇,因为这次是实验性手术,所以他们不会向王友仁收取手术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接受手术的王娜)

不过,现在王友仁夫妇最担心的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不管怎么说,王娜的安危与手术的结果才是最为重要的,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秒钟对于王友仁夫妇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几个小时以后,手术终于圆满结束了,最终的结果还需等待几天。

万幸的是,女儿王娜的手术是成功的,医生也通过王娜的手术攻克了一项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经过手术治疗以后,王娜原本的面貌逐渐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大家发现,原来王娜还是一个大美女啊!

经过医生的专业修复手术以后,王娜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美丽”。

一段时间以后,医生还给王娜安装了假牙,使她的外表看上去更加自然,看着女儿秀丽的外貌,王友仁夫妇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当即就带着康复出院的女儿去拍了一张照,在照相机的镜头下,女儿王娜也第一次表露出了异常自信的笑容。

不过,女儿的手术成功后,王友仁夫妇俩也逐渐开始思考女儿的“婚姻问题”了。

到底什么样的小伙子才能够让老两口放心呢?

四 兄妹姻缘传“佳话”

就在王娜手术成功后不久,在西安打拼了多年的王斌也有了消息。

原来,当初王斌虽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这个“身患疾病的妹妹”。

在王斌打工的这些年里,他几乎天天省吃俭用,只是为了攒下钱来给妹妹治病。

如今王斌觉得自己的钱攒得差不多了,便选择回到了家乡,面对儿子的突然回国,王友仁的心里当然充满了欢喜。

他告诉王斌,王娜的病已经被一个好心的医生给治好了,对方不仅没有收他们的医疗费用,而且还给王娜做了全套的“整容修复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王斌直接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自己离家这么多年,妹妹的病居然已经好了。

慢慢地,王斌开始产生了一些自责的情绪,当初他如果没有离家出走,兴许就能够照顾妹妹了,看着满头白发的父母,王斌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手术室外等待结果的王娜母亲)

这时候,王友仁恰巧来找王斌谈论“给王娜物色丈夫”的事情,王友仁觉得王斌在西安这么多年,一定认识不少人,说不定就可以帮着妹妹推荐几个优秀的男孩子。

但王斌这些年光顾着攒钱了,几乎没什么时间搞社交,因此他的朋友圈子里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正当养父和哥哥为了自己的婚事发愁的时候,王娜突然自己站出来表明了心意:“爸,我早就已经想好了,除了大哥,我谁也不嫁!”

王娜的这句话直接把王友仁和王斌都给说蒙了,王友仁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让王娜再将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王娜索性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纸上,自己这辈子除了大哥王斌谁也不嫁。

王友仁虽然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儿,可是对于“兄妹成婚”这样的事情,他还是一时无法接受,只能回去与老伴儿商量商量。

不过,王友仁的妻子却非常通情达理,女儿的想法也算是合了她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正在给王娜实施治疗手术)

作为王娜的养母,早在王娜刚刚出院的时候王友仁的妻子就已经开始给女儿物色对象了。

可是,那些小伙子要么就是太忙了、不顾家,要么就是外地的人,一想起女儿王娜嫁到外地受委屈,王友仁的妻子就非常担心。

所以,王友仁的妻子希望女儿嫁得越近越好,最好就嫁到隔壁村子里。

这时候,有人提出“兄妹结婚”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还会触犯法律,但王娜特意找人上网查证了一番,发现她和王军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因此,他们俩结婚也是完全合情合法的。

而且,王娜选择嫁给王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不是心血来潮。王军因为是先天性的聋哑人,在婚恋市场上一直不受待见。

王娜嫁给王军刚好可以照顾他,也了却了王家人的一大心愿,嫁给了王军以后,王娜既可以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也可以照顾自己的养父母,这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报答养父母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家人们的合影)

面对妹妹的“突然求婚”,王军也非常心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虽然始终将王娜当成自己的妹妹来看待。

但当王娜跟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他也渐渐地爱上了王娜善良、直爽的性格。

于是,经过王家人的共同商议,王娜与王军正式结为合法夫妻,婚礼择日举行。

2011年的新年刚刚过去,王友仁家的大门前就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无数的乡亲们闻声而来,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围观这次特殊的婚礼。

当新郎和新娘走到众人的面前时,大家全都露出了非常诧异的眼光,这让王军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不舒服。

但关键的时刻,王娜主动凑了过去,亲了王军一口。

随后,她拉起王军的手,将之举过头顶,对众人大胆地介绍道:“从今以后,王军既是我的大哥,也是我的丈夫,希望大家都能来给我们的婚礼捧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父亲王友仁)

大家听了王娜的话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原来这个小丫头选择嫁给自己的大哥完全是为了报答养父母的恩情啊!

一想到这里,众人的眉头全部都舒展开了,大家也纷纷入席大快朵颐,送上了他们对于王娜和王军的祝福。

作为弟弟和哥哥,王斌也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一部分钱给这对新人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有了这笔钱,加上王娜和王军的共同经营,他们家的日子开始朝着更好的方向稳步迈进。

不久以后,王娜和王军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王友仁对于这个小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当即便给提出要给小两口带孩子。

但是,王娜考虑到此时的父亲早就已经年近七旬了,不宜再劳累。

所以,她和丈夫一起想了个办法婉拒了王友仁夫妇的好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娜与王军的孩子)

时间一久,整个村子里对于王娜的评价越来越高。从此以后,人们谈起曾经的“大善人王友仁”时总会说起他的女儿。

不得不说,王友仁的经历正好印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老话。

从这一刻开始,忙碌了一辈子的王友仁终于可以放松放松,让自己好好地休息一下了,王娜的故事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初王友仁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王娜,并将她抚养成人,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娜并没有过上多么好的生活。

但正因为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感恩之情”,她才能够做出那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有时候,天底下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件不经意间留下的善举在多年以后也许就会成长为一个善果。

在行善时,人们往往不求回报,但当大家回过头观察时却总能看到无数的“善良之花”。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身份或许因为种种因素有所区别。

但善良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张“通行证”,只要秉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灵,我们总会到达黎明的彼岸。#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