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历经7年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缩短深圳与中山等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并缓解虎门大桥等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近日,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与广州市枢纽经济研究会举行以“深中大桥建成通车将推动深圳宝安、广州南沙、中山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探讨深中通道为珠江口两岸带来的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联动带动创新资源联动

深中通道的开通,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核心城市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次论坛上,不少专家关注到深中通道开通后,如何通过交通的联动,带动创新资源的联动。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中心强、腹地广’的发展优势,深中通道具有连接中心和腹地的作用。”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陈池表示,深中通道的贯通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促进深圳、中山、广州和江门等区域多城联动,有利于持续释放湾区发展势能。他认为,各地可以以深中通道通车为契机,打通要素市场,引导广州、深圳及香港创新资源在珠江口西岸开花结果,为打造创新湾区添砖加瓦。

陈池说,大湾区目前人口已超8600万,未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大湾区有望成为事实上的“超级城市”,从而实现产业分工进一步专业化,创新经济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广州市枢纽经济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齐瑞福认为,广州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航空枢纽、航(海)运枢纽、轨道交通枢纽职责,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为广州交通枢纽职责添加第四个模块——公路枢纽。他认为,广州应推动南沙利用新建成的各类交通设施发展成为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连接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