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栏作者:刘长锋

福州凤岗家族一藻丝,闽侯龙祥岛上挖“土”者;爱好国学俚俗的退休人。

△ 配音 | 林金杰

(小提示:点击文中 蓝色图标 ,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我在龙舟之乡闽侯龙祥岛长大,人们把端午节叫“五日节”,把龙舟叫“龙船”。当年看到的“龙船”,听到的“龙船事”和扒过的“龙船”,成为我一生抹不去、剪不断的 龙船情结;那时的鼓声、锣声至今依然在我心中激荡,并成为融入血脉深处特有的记忆。

福州龙船有自己的来历。 据传 东越王余善在台江大庙山钓白龙时,在江面放木雕白龙让人去争夺,拉开了福州龙舟竞渡的序幕。五代闽王王延钧玩龙舟游西湖,宠妃陈金凤唱道:“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明代学者曹学佺的诗曰:“山河原属越王台,台下江流去不回。只为白龙先入钓,纷纷鳞甲载江来。”讲述的都是闽都龙舟的千古风流。

这片大地上积淀的龙舟文化,已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龙舟竞渡”是雅称,接地气的叫法是“扒龙船”。在福州,称“端午节”也不如“五日节”更入俗。因为福州人认为端午初一到初五都是在过节。

更特别的是,福州人把在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提前到初四过。这怎么回事呢?《古田县志》里或有答案:“按闽俗以四日泛蒲酒,五日为闽王忌。”原来闽王王审知忌日在初五。现在虽然不少福州城里人也在初五过节,但不是主流。

我的家乡龙祥岛还有一个奇特习俗,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在五月初四这一天把水缸、水桶等 大小盛具装满水。因为传说“五月四水”能辟邪,而且经年不腐,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

民间还把划龙舟说成“甲水”和“扒标”。人们定初三为“甲水”日。所谓“甲水”,就是指两艘或数艘龙船之间并头一起扒,没有设水程目标、名次奖项,当然也不论输赢。甲水有三种情形:一是新龙舟下水,通过与老龙船“扒”,来评估、检验新龙舟性能,能适应哪种水位,哪种流向,哪种吃水程度,以确定今后参加何种赛事;二是在江中随便邀艘龙船,对方同意就并头比划一段水程,然后一笑而止;三是事先约好的友谊赛,如本族或邻村友好船之间,输赢一笑而已。“甲”是福州土话方言,可当动词用,就是“双方之间一起扒”的意思。有的叫“扒甲水”,意思都一样。

“扒标”定在初四日。“扒标”是动宾词组。“标”就是水程目标,是正式的“龙舟竞赛”,制定规则取名次给奖励。现在官方、团体各种龙舟赛、锦标赛,邀请赛,传统叫法就是“扒标”。

扒龙船,水上民间还有“好舵抵九桨”说法。说的是好舵手可抵九把划桨。因为掌舵技巧直接影响龙船的速度。特别在两支龙船争夺激烈关键时刻,有经验的掌舵人往往会以“偷扭一舵”取胜。“偷扭一舵”指在两船短兵相接时,根据水流借舵挪一下,将水流阻力挤向对方;也指把木舵轻轻悬起,保持与龙舟平衡。曾经发生过不少“偷扭舵”引发的争议。

初五为“环船”“上架”“安神”日,“环船”就是龙船到本房族人聚居的地方“扒一扒”,这时家主出来捧香祈祷,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场面震撼。“环船”完毕,龙舟拔上架;接着先把龙头朝里,请来神祇和香炉,进行安神仪式,然后在龙船身涂上泥巴以防护。最后,摆上龙船酒,庆祝五日节圆满成功。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使用福州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投稿fzwbwhb@163.com。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福州晚报·兰花圃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