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合川公安成功破获一起养老非法集资案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近日,重庆市合川公安局立案侦查的张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功移送审查起诉。至此,一个打着以投资陪伴床和足疗器为幌子,以每周能取得投资分红为诱饵,公开吸收100余名老年人“养老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得以告破。

2022年4月,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群众报案发现,在该区城区立信大厦内有一家名为四川合美佳盈网络科技公司面向老年群众进行宣传,声称可以通过购买陪伴床和足疗器进行投资,每周即可获得200元至30元不等的分红,持续50周后即可收回成本并获得收益可观的利润。一些不明真相受高收益诱惑的老年人趋之若骛,纷纷将手中的养老钱、看病钱投入公司,以期获得高额回报。

接报后,经侦支队立即着手开展调查,经查该案涉案人员张某某经营该店。2019年11月初至2021年3月,张某某打着免费送鸡蛋、面条的方式,吸引众多老年人结伴到店内听“养生课”,诱导老年人购买陪伴床和足疗器,陆续收取了100余名老年人缴纳的投资款共计1000万余元。随后,意识到被骗的老年人向经侦支队报案。

通过现场调查和大量走访工作,合川公安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抓获。到案后,张某某对其以5000元一台销售陪伴床、980元销售一台足疗器,向老年群众非法集资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等待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的,将是法律严厉惩处。

警方提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受害人100余人,看似拙劣的套路是怎样让老人们“入套”的呢?经详细审查,民警发现,该类犯罪之所以能得手,主要环环相扣的四个套路,一步步诱导老年人“入套”。

第一步:广泛发放宣传单,吸引潜在客户

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担任四川合美佳盈网络科技公司合川店店员时,通过口口相传,在老年人集中的公园、街道等地派发印有门店店长名字、联系方式及地址的传单,告知凭传单到门店可免费领取小礼品。

第二步: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大打感情牌

老年人到了门店之后,门店员工利用老年人独居的情况,采取拉家常、聊天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子女是否在身边。他们会选取其中有购买能力的老年人,通过对其关心或者继续叫其到门店领取小礼品(如:油、米)来骗取对方的信任。

第三步:现场试用“保健仪器”,锁定目标人群

在门店时,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给老年人宣称,只需要花5000元购买一台放在医院的“陪伴床”,花980元购买店里的足疗器,持续50周后,就会收回本钱并且每周获得200元-30不等的收益,并且鼓励老年人多买多赚,多多益善。通过老年人试用体验足疗器,让老年人切身体会这些机器的真实性,使在这些老年人互相影响下,纷纷将钱投入这类看得见摸不着的投资谎言里。

第四步:制造病痛恐慌,诱导老人购买保健品

在门店,店员通过给老人洗脑,会夸大公司产品功效,诱使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和产品功效产生错误认识,以达到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廉价保健品的目的。

嫌疑人张某某说:我们都没有专业知识的,全是到了公司后背诵话术本,按照“话术本”的要求去和客户沟通。有时我们会跟客户谎称什么人用了我们的产品很有效等等。我刚入职公司时,就由上游公司的负责人给我们进行培训,要求我熟记公司提供的聊天话术单,就是要虚构客户的身体有很大风险、夸大产品功能,向客户推销产品,尽量争取客户多下单,才能多拿提成,多拿到工资。

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被抓获后,向警方供述了资金分配方式:每骗取老人购入一款产品,每个陪伴床提成50元、每台足疗器提成30元,通过此方法,共非法获利40万余元。

警方再次提醒:非法集资套路多,天上不会掉馅饼!,请各位老年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拿不准主意时,告知儿女或到经侦支队进行询问,切勿轻信他人!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