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那段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途中,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当红军们行军经过那片茫茫草地时,一个年仅13岁的小红军罗玉琪因为突发的拉肚子,暂时离开了前行的队伍。他急忙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解决身体的不适。

然而,当罗玉琪处理完回来,准备重新跟上队伍的步伐时,他却惊愕地发现,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已经没有了部队的踪影。他环顾四周,除了风吹草动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罗玉琪愣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失散的战友。

这名小红军罗玉琪,来自四川阆中这片古老的土地。在他年仅13岁的年纪,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名光荣战士。由于年纪尚小,罗玉琪并没有被分配到战斗部队,而是在新剧团负责文艺宣传工作。他聪明伶俐,善于表演,很快就成为了剧团里的小明星,为红军战士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和鼓舞。

然而,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部队被迫踏上了漫漫长征的路途。罗玉琪虽然年纪小,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跟随着长征队伍的脚步,踏上了这段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秋末,长征队伍已经在茫茫的大地上行军了将近一个月。秋意渐浓,天空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而地面上,则是一片无垠的草原,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草原之上,草丛丛生,但其中却隐藏着无尽的危机——沼泽。这些沼泽看似平静,但实则深不可测,一旦踏入,便可能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罗玉琪的小脚因为长时间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被黑水浸泡得发白。他的脚开始逐渐出现溃烂,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因为他知道,作为一名战士,不能轻易放弃。

长征的道路,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辛。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他们几乎看不到村庄的影子,甚至连个活人都难以碰到。部队出发时准备的干粮,在漫长的行军过程中早已消耗殆尽。饥饿的战士们开始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他们拔起草地上的野草,试图用这些草来填饱肚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水也变得紧张起来,战士们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困境中,罗玉琪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剧痛。他猜测,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野草,肠胃无法消化,开始产生了不良反应。疼痛让他几乎无法忍受,他决定暂时脱离部队,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当罗玉琪方便完满心欢喜地返回原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惊愕不已。原本整齐划一的行军队伍,此刻已如潮水般退去,不见一丝踪迹。他四下张望,但周围只有空旷的草地和远处的山峦,再无他熟悉的身影。

年幼的罗玉琪站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他意识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掉队了。长时间的饥饿让他感到头晕目眩,两眼开始发昏。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慌乱,他知道,此刻必须保持冷静。

罗玉琪思索了片刻,决定凭借脑海中残存的记忆,沿着行军的方向继续前进。他迈开脚步,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脚下的疼痛让他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他依然强忍着,不肯停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玉琪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即将降临。罗玉琪的心中涌起一股绝望的情绪,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恐怕永远也赶不上部队了。

就在罗玉琪感到前路茫茫、毫无希望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个身影。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在饥饿和疲惫中出现了幻觉。然而,当他再次看向那个方向时,却发现那个人影真的存在,而且还在向他走来。

罗玉琪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加快脚步,向对方走去。当两人相距不远时,对方主动向他打起了招呼。罗玉琪激动地回应着,仿佛找到了救星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眼前这个人竟是一位和自己同样不幸脱离大部队的战友。他脸色苍白,显然在之前的战斗中受了伤,血迹斑斑的绷带包裹着伤口,透露出一丝疲惫和痛苦。然而,他的眼神却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个陌生的战场上,能有一个同伴在身边,虽然情况依旧艰难,但心中却多了一丝安慰和温暖。

两人就这样相互搀扶着,艰难地前行。他们时而蹒跚而行,时而互相支撑,虽然步履蹒跚,但始终没有放弃追赶大部队的信念。沿途的风景在战火中变得残破不堪,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走着走着,他们意外地遇到了其他几位同样掉队的伤员。这些伤员有的伤势严重,有的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着同样的坚毅和勇气。掉队的人员越来越多,大家互相扶持着,彼此鼓励着,一起追赶着大部队的脚步。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高亢而坚定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你们都是掉队的吧,加入我们一起走吧!”罗玉琪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不远处。他身材魁梧,气场强大,一眼望去便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罗玉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这个高大的男子是一名副连长,名字叫李玉胜原来,在之前的行军中,他的通讯员不慎掉队了,李玉胜毫不犹豫地决定返回寻找。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战友的牵挂与担忧,他知道,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不能有任何的疏漏。

在返回的途中,李玉胜不断地遇到掉队的伤员。他们的脸色苍白,衣衫破旧,身上带着不同程度的伤势。看到这一幕,李玉胜的心中更加坚定了找回通讯员的决心。他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些伤员组织到一起,鼓励他们共同追赶大部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伤员加入了李玉胜的队伍。在李玉胜的带领下,他们互相搀扶,共同前行。最终,这个临时组建的队伍已经有了50多人。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前进,李玉胜精心安排了队形。他让轻伤员搀扶着重伤员,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照顾。大家保持着队形,缓慢而坚定地前进着。虽然路途艰辛,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念。

然而,长时间的行军让战士们疲惫不堪。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沮丧,仿佛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勇气。看到这一幕,李玉胜知道他们需要休息和鼓励。于是,他命令队伍在附近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战士们纷纷坐下,但他们的脸上依然没有一丝的精气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掉队的战士们全都是伤员。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得到医疗救治,伤口开始化脓,红肿,甚至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他们的脸色苍白,步履蹒跚,原本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低迷的士气,仿佛被这片无尽的草原吞噬了生机。

李副连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让战士们振作起来,他们很可能就会在这片草原上失去生存的希望。于是,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队伍中组建一个临时的党支部。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众人一致推举李副连长为党支部书记,其他的人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也有充满朝气的预备党员和团员。支部成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讨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和行动计划,一致决定要确保每个伤员都不再掉队。

接着,李副连长开始给大家分配任务。他根据每个人的伤势情况,安排了不同的工作。伤势较轻的战士负责捡拾柴火、挖掘野菜,为部队提供生活所需;而伤势较重的战士则负责休息养伤,等待队伍找到更好的救治条件。

小小年纪的罗玉琪虽然年纪小,但他也渴望为部队尽一份力。在分配任务时,李副连长特意安排他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活,比如帮忙照顾伤员、传递消息等。罗玉琪欣然接受,他觉得自己虽然年纪小,但也能为部队做出贡献。在李副连长的带领下,战士们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互相依靠、互相鼓励着继续前行。

然而,有一天意外突然降临。一名年轻的战士,脚下不慎,突然陷入了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险的沼泽地。他惊恐万分,本能地挣扎着想要逃离这片泥泞的死亡之地。然而,沼泽的吸力却异常强大,他越是挣扎,便陷得越深,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无情地拖拽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在他身后的战士见状,立刻冲上前去,试图用手臂的力量将陷入沼泽的战友拉出来。然而,沼泽的吸力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险些也被拖入这片泥潭之中。他急忙稳住身形,大声呼喊着周围的战友前来帮忙。

很快,附近的战士们都闻声赶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大家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就在这时,李副连长闻讯赶来。他大声喊道:“掉进沼泽千万不要动,否则只会越陷越深!所有人听从我指挥,都别慌!”

在李副连长的冷静指挥下,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纷纷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