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说这两年深感自己语言功能在退化:

平时交流也没啥问题,可一到开会、面试,这种需要发表观点的场合,就语无伦次,大脑宕机;

看了科普文章后感觉自己懂了很多,但尝试复述的时候,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更可怕的是,偶尔回听会议录音才发现,原来自己讲话结巴、语速很快、没有重点。真的很羡慕那些能从容表达、有条不紊、逻辑清晰的人啊!

这位朋友的感受不是个例,中国青年报社曾在 2019 年发起过一项社会调查,在两千多名受访者中, 76.5%的人都说感觉到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1]

遇到好笑的事,只会说「哈哈哈」,看到厉害的人,只会说「牛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还有一些独居人士会发现,一个人待在家里不怎么讲话,表达能力也会变差,容易词不达意、磕磕巴巴。

这也不是错觉,一项研究探讨了COVID-19大流行期间,社会隔离对语言行为的影响,发现社会隔离导致了语言懒惰现象(language laziness),即词汇量减少、表达技巧和精确性下降等等[2]

可见,语言功能也像是肌肉一样越用越强,用得越少就越退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话、多表达,对于语言功能的训练很有必要。查资料的时候还发现,多说话的好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多说话

可以帮你梳理想法

我们时常会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感受,如果不表达,它们就会混杂在脑子里掰扯不清。

作家E.M.福斯特(E.M. Forster)在他的作品《小说面面观》里写了一句很有趣的格言:「我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直到我听见我说的话」[3]

这句格言揭示了一个现象:我们往往是通过说话,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想法还很模糊,但只要试着张嘴说出来,就像从乱麻中扯到了一根线头,想法会随着表达变得越来越清晰。甚至我们会说出一些脑子里还没成型的想法,说出口自己都会有点惊讶,有一种「原来我是这么想的啊」的恍然大悟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vecteezy

康奈尔大学社会学教授理查德·斯韦德伯格认为,这是因为我们通过说话,触及到了自己先前未曾意识到的想法,这个过程具有创造性,帮助我们获得自己在思考时没有注意到的洞见[4]

所以,一个人苦思冥想也没有灵感的时候,不妨找人聊一聊,创意往往会在聊天的时候才忽然迸发。

把想法转化成语言,也是把隐性知识转向显性知识的过程[5]。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指的是是潜意识中所掌握的自动化知识,我们缺乏对这部分知识的明确认识,类似于一种「我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个」的状态。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的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来传播的知识,即「我知道自己知道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cloudtutorial

把隐性知识给显性化,可以更清晰地知道「我知道什么」、「我的想法和观点是怎样的」,这个过程就像在大脑里挖矿,会找到原先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宝藏。

所以,别总觉得自己没想法、没观点、只会点头说「对对对」了,可能你的想法观点都被藏在潜意识里,没有被显性化,尝试大声说出来吧。

多说话

还可以减少精神内耗

搜狐CEO张朝阳在一次对谈节目里面强调:独居的人一定要多说话,大脑像个沼泽地,我们很容易陷入某个情绪里,本来可能不是个大事,却越陷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可能原本心情只是有一点点差,一个人闷着情绪就进一步发酵,然后开始反思过去的失败、分析别人的看法、陷入对未来的担忧……直到负面情绪彻底把自己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写下来、说出来,都相当于是给不断发酵的情绪捅出一个窟窿,有机会让它们倾倒而出。

发表于《感情心理学研究》的一篇论文显示,通过写下来的方式表达愤怒,短期内会让人增加愤怒和敌意,但长期(一周后)却改善了他们的失眠和焦虑,参与者在生活满意度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变化[6]。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努力避免表达情绪的人可能会有更差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也因为要花精力去「控制情绪」,导致他们更容易感到能量耗竭[7]

怪不得在不舒服的社交场合里,哪怕不说话都觉得很累,意志力都损耗在压抑情绪上了,当然很辛苦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将感受转化为言语,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还能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