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京广高铁咸宁北站新增至广州、北京、桂林、青岛、济南、长沙等热门城市的车次共34列。

本轮调图后,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这意味着,咸宁至广州铁路旅行时间,正式迈入了3.5小时时代。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5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铁路运行图的不断优化,我市高铁的辐射范围更广、运行时效更高,与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更近。

增加班次、延伸触角,提升交通辐射面

“我是咸宁人,嫁到了广州,早就听说家乡建起了一个很大的滑雪场,一直没有机会回来。现在天气热了,特地带全家人来体验一下。”6月15日,新的铁路运行图实施首日,滑雪爱好者王雅琼带着丈夫和儿子,乘坐广州南到青岛北的G276次列车到达咸宁北站。

“在广州吃了早餐后出发,不到3个半小时就到了咸宁,不过是一个吃早茶的时间,真是太快太方便了!”王雅琼的丈夫刘先生感叹道。

其实,这并不是G276首次在咸宁北站停靠,与之前不同的是,广州南到咸宁北从4个多小时缩短到了3个半小时。这意味着,咸宁至广州的铁路旅行时间,正式迈入了3.5小时时代。

咸宁北站客运员胡勇强,建站至今都在这里工作。15年来,他见证了咸宁北站发展的点点滴滴:“刚开通时,还不叫京广高铁,叫武广客专,一天只有20列车,平均45分钟一趟。客流平峰期,经常能下早班。”

胡勇强说,那时候大多数人出行主要乘坐普速列车,高铁出行是一种“奢侈”品,咸宁北站每日客流量只有几百人。而如今,咸宁北站的客流与日俱增,日均发送人数从500人,到1000多人、2000多人、4000多人……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咸宁北站单日进出客流突破了2万人次,创下建站以来的最高纪录。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咸宁北站的单日进出客流也接近2万人次。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现在随便一个小长假就能达到。”胡勇强说,这次调图之后,咸宁北站日开行高铁121列,平均7分钟一列,别说下早班了,晚上11点能下班都不错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芙蓉镇、来凤县、萧县、兰考县……翻看咸宁北站的列车运行时刻表,除了北上广深等“主动脉”全部打通之外,“毛细血管”还延伸到了县城乃至乡镇。

南到深圳、东到上海、北到长春、西北到兰州、西南到南宁。目前,我市高铁的辐射总里程已经达到6600多公里。交通的发展,旅途的便利,给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抢抓机遇、打造品牌,提升旅游体验感

“这里的景色很美,拍照特别出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凭高铁车票,不但门票免费,演出免费,还收到了免费的小礼品,不虚此行,回去后向朋友推荐。”端午假期,第一次到嘉鱼蜜泉湖旅游度假区游玩的湖南游客刘先生感叹道。

端午前夕,我市推出一大波文旅优惠大礼包,吸引周边游客。三国赤壁古战场、九宫山风景区、药姑山·古瑶村、萝卜公社等16家景区景点推出门票减免、打折、端午特惠套餐等优惠措施。各景区景点还精心策划涉及端午民俗、亲子互动、乡村休闲等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体验,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大学生游咸宁优惠措施、乘高铁游咸宁优惠措施,诚邀全国游客凭学生证、高铁票免费、半价游三国赤壁古战场、嘉鱼蜜泉湖旅游度假区等景点。仅今年“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51.75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15.1%;实现旅游总收入24.6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6.78%。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咸宁经济新的增长点。三国赤壁古战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崇阳柃蜜小镇·白崖山景区、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嘉鱼田野乡村公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46家,其中4A级以上15家。通山县获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嘉鱼县官桥镇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大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相继建成。

根据咸宁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365万人次,增长27%,全年旅游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9%。2023年,咸宁市共接待游客8156.38万人次,综合收入415.37亿元,同比增长21.4%和24.4%。

优化环境、做好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终于到家了,还是家里好,连空气都是甜的!”今年2月4日晚11时许,咸宁北站,从广东回咸过年的王女士长舒一口气。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将王女士原本4个多小时的回家路途,变成了10多个小时的“人在囧途”。走出车站,王女士看到热闹一片,公交车、出租车整装待发,还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维持秩序……

2月3日至5日,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我市高铁多趟班次晚点到站。为保障晚点到站旅客安全顺利回家,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连夜调度公交车、出租车到咸宁北站、赤壁北站,接驳、转运、疏散因高铁晚点的乘客,确保无一人滞留,让乘客平安回家。

“现在的咸宁北站跟以前不一样了,站前广场变美了,秩序更好了,不用风吹日晒,直接走广场新廊道就可以到出租车区域,给人一种家的温暖。”回乡探亲的王强说。

为了方便旅客出行,市委市政府对咸宁北站站前广场进行了改造。旅客出站后可直接通过新修建的广场廊桥到达出租车区域和停车场,方便快捷。新广场排水系统也已优化,有效解决了雨天积水问题。广场内,座椅区域已划分,为旅客提供休息、驻足场所。广场新增出租车停车场和地上社会车辆停车场,方便出站乘客乘车及社会车辆停放,极大地提高了旅客的出行舒适度。

候车厅内,新建的母婴室、贵宾候车室、手机充电装置、刷脸即可进站的检票模式……温馨周到的服务,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一车一站一图,一动一静一景。随着两条钢轨的不断延伸,加上高质量的服务体验,高铁+文旅的融合,一定会为这场“双向奔赴之旅”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

(记者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