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花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棱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兰河

□本报记者 吴玉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决策部署,2023年6月20日,我省签发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黑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擘画“十四五”幸福河湖建设蓝图,倾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值此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发布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我省幸福河湖建设的成绩与亮点。

28个省级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先行先试

《行动方案》提出,要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等要素系统建设,打造彰显龙江地域特色的幸福河湖。明确2023年建成20个幸福河湖试点,2024年建成100个幸福河湖,2025年建成100个幸福河湖。

经各市(地)总河湖长审定,省级确定佳木斯市城区段松花江、宝清县宝石河、铁力市呼兰河等28个基础条件较好河湖开展先行先试,整合相关项目资金43.5亿元,以“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为目标,通过筑牢河湖安全屏障、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维护河湖生态系统、打造宜居河湖环境、建立河湖现代管护体系、共建滨水发展带,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在试点名录外,各地自发建成了同江市松花江、大庆市萨尔图区兰德湖等13个幸福河湖,加快绘就“春有河湖滋润、夏有河湖安澜、秋有河湖净美、冬有河湖冰雪”的龙江幸福河湖美丽画卷。

出台政策建立机制推动幸福河湖建设

为了有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任务,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黑龙江省幸福河湖评估办法(试行)》《黑龙江省幸福河湖评估技术指南(试行)》3项技术指导文件,指导幸福河湖实施方案编制和建设成效评估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质量的通知》,更大范围统筹融合项目,提升幸福河湖建设成效。

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还印发了《黑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规范全省各地幸福河湖规划编制工作,提升协同建设水平。完成448条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同步建立健康档案,为幸福河湖建设打好基础。组织开展幸福河湖和健康评价专题培训,并派出2组技术专家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帮扶。

此外,省河湖长制办公室、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建立幸福河湖建设奖补结合投入机制,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将幸福河湖建设工作纳入市(地)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省河湖长制挂图作战任务、河湖长制专项督查,打出“调度+警示+约谈+督办+通报”组合拳,督促各地压实落靠工作责任,全力提升河湖治理保护效能。

在幸福河湖建设后期的星级评定中,围绕水安澜保障度、水资源支撑度、水环境宜居度、水生态健康度、河湖智慧管护度、物质富裕精神富足度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制定了水源涵养型河流、自然生态型河流、宜居城镇型河流、美丽乡村型河流、湖泊、水库评估赋分表,最终评定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幸福河湖。

幸福河湖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自开展幸福河湖建设以来,全省各地成效显著,持续带动提升群众幸福感。依托优质的河湖资源,我省推出亲水旅游线路、“冷水鱼”美食线路,举办第五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展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等系列活动,龙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舆论顶流。

铁力市呼兰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虎林市乌苏里江水利风景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省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25个;鸡西市虎林市、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河湖已成为城乡发展、富民增收的“聚宝盆”。

省河湖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幸福河湖建设总体布局,加快推进2024年、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做好兴水为民大文章,提高防洪安全和供水保障能力,推动滨水绿色产业发展,打通河湖资源生态价值实现通道,让更多河湖资源转化为城乡发展、人民致富的经济优势,为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幸福河湖建设典型案例

1

哈尔滨市依兰县·牡丹江

依兰县山峦叠嶂、江河纵横、景色宜人,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依兰县组建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4条重要河流管理专职机构,并探索建立“河湖长+田长+林长+警长+检察长+流域队长”和“党建+河湖长+企业河湖长+民间河湖长”等模式,逐步形成河长领治、行业主治、部门联治、全民共治的“全联动”机制。

依兰县结合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全力推动河湖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迈进,建立河湖、水库信息化管理中心,搭建河湖水系管控“数字网”。建设集生态绿植、体育场馆、景观廊道、光影打卡、露营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河湖旅游度假公园。如今,已基本形成了“一河一风景、一库一景区、处处皆水景”的幸福河湖新格局。

2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劳动湖

位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的劳动湖南北与嫩江连通,全长10.5公里,占地面积355.86公顷,水域面积180.75公顷。齐齐哈尔市以劳动湖为依托,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等领域系统建设,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大力打造水旅融合产品,推进“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劳动湖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犹如玉带在城市中心蜿蜒而过。岸边全线建成环劳动湖步行漫道,串联起的6个城市公园如同带上明珠熠熠生辉,共同构建起劳动湖绿色景观带。龙沙公园是劳动湖上的重要节点,园内20公顷劳动湖水域环境全部整治一新,整体观赏性、舒适性大幅提升。经过建设,劳动湖被赋予了新的灵魂和生命,变得更加多彩而迷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有力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吸引了更多资金投入到鹤城经济社会建设当中。

3

牡丹江市宁安市·玄武湖

宁安市按照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部署,高位推动幸福河湖建设,落实各级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打造保障生态、绽放美丽、承载福祉、寄托乡愁的“鱼米之乡”湖滨幸福河湖样板。

宁安市先后在湖岸周边种植花草2000平方米,完成周边12万亩化肥减量航化展示区建设,绿色统防统治病虫害耕地4.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建立水质监测点位1个,维修加固景区内游船和亲水平台,采购救生衣,增设固定安全员,进一步保证景区游玩安全。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

4

佳木斯市·松花江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在建设幸福河湖过程中,着力构建以松花江为轴、两岸共建的全域幸福河湖格局,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富民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佳木斯市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治理完成国、省控农村黑臭水体3条,侵蚀沟714条。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完成1584个“四乱”问题整治,持续开展河湖安全保护、“昆仑”等专项行动。建设佳木斯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和示范河湖智能化监测监控系统,打造数字孪生松花江。

5

大庆市·黎明河

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地势平缓低洼,天然形成了200余个湖泡,被称为“百湖之城”。大庆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河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幸福河湖,重点创建“一河”带“四湖”的黎明河流域“一河四湖”5个幸福河湖,绘制城市靓丽风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大庆市将大庆历史文化、石油文化、城市文化内涵充分融入“一河四湖”幸福河湖建设中,打造了建党百年、工业记忆、诗意生活、魅力都市、古生物群落等6大主题景观区、54个景观节点,充分展现油城魅力,传承城市文化。黎明河滨水绿道跨越大庆市九条城市主干道,服务沿途50余个居住小区,主城区围绕赏水、乐水、亲水元素,注入城市发展新理念,方便沿线20余万市民走出家门就进景区,尽享“以绿串蓝”的福利。

6

鸡西市鸡冠区·穆棱河

鸡西市鸡冠区境内有穆棱河及其支流共16条河流,境内穆棱河长23公里,是鸡西人民的母亲河。按照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部署要求,鸡冠区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依托区域禀赋,完成穆棱河鸡冠区段幸福河湖建设试点。

鸡冠区从河湖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科学规划,不断深化幸福河湖建设思路,围绕“依托穆棱河公园,结合市水务局云智水务系统,建设河湖长制主题公园”的主题方针,打造融合护河治水、防灾减灾、低碳减排、法制宣传、公众参与等多重复合功能的鸡冠区河湖长制主题公园,作为河湖长制宣传的重要载体、开展公益活动和科普、群众互动的新阵地。

7

双鸭山市宝清县·宝石河

宝清县以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以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依托,系统治理,全面发力,宝石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周边百姓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显著提升。

宝清县投资2.72亿元,开展生态整治和水系连通建设,治理宝石河河道长度8.22公里,有效促进了河道的综合治理进程,成功打造了河清、岸美的山水风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乐水、亲水、近水的好去处。依托宝石河生态资源,打造了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圣洁摇篮山景区、北大荒(知青)文化街区,通过水文化景观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

8

伊春市铁力市·呼兰河

铁力市境内有呼兰河、巴兰河两大水系,是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铁力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定位不动摇,投资3.26亿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实施铁甲河水生态治理、呼兰河防洪治理,建设铁甲河带状、西河寒带湿地以及滨河健康主题3个景观园,形成独具特色的治水人文景观,成为群众新的休闲打卡地。

铁力市贯通呼兰河沿线生态绿道,依托河湖打造文化观光带和旅游景点,将幸福河湖打造成文化传承新纽带、文旅发展新载体,推动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的协同发展,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带动旅游、康养等行业发展,形成生态反哺,增加可观的旅游效益,带动经济发展,2023年带动寒地水稻、餐饮、冰雪游乐等项目60多个,居民就业700多人,总收益近2000余万元。

9

黑河市爱辉区·黑龙江

黑河市爱辉区头枕兴安岭、背靠黑龙江,黑龙江干流爱辉区段自西向东奔流而下的江水如同筋骨串联起城镇和乡村,沿江的6个乡镇26个村屯星罗棋布在岸边,以蝶变之姿展现爱辉宜居宜业新画卷。

爱辉区按照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和省、市关于建设幸福河湖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黑龙江干流爱辉区段幸福河湖建设,将“幸福河湖”理念贯穿于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在提升爱辉区沿江总体形象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沿线村屯生产生活环境,推动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功能全方位提升。

10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黑龙江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全面推进黑龙江干流漠河段的幸福河湖建设,其中自然生态型河流长204公里,美丽乡村型河流长18公里,宜居城镇型河流长20公里,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同时,使当地蕴藏的生态文化资源得到多元呈现。

漠河市依据第7号省总河湖长令要求,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编制了《黑龙江漠河段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为幸福河湖创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科学支撑。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定期督办督导,以机制倒逼生态责任落实。历经3个月奋战,幸福河湖建设任务逐项落实。2023年11月初,提前完成黑龙江漠河市段幸福河湖创建任务,河湖管护成效显著提高。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