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为了检查小儿子是否聪明,在桌上放了银元、金条和钞票,说:“儿子,这三样东西你只能取一样,你要啥?”儿子走到桌子前,说:“我啥都不要,只要这个桌布!”

杜月笙他不仅是青帮的大佬,更是商业帝国的缔造者,除去好与坏不说,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然而,在这位风云人物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家庭故事,那便是他与幼子之间的一次智慧考验。

杜月笙从小便命运多舛,母亲早早病故,父亲和继母也相继离世,杜月笙只能跑到上海找个伙计养活自己。

年仅13岁的杜月笙没什么能干的工作,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直到19岁,杜月笙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他结交了不少的好友,好友见他工作麻利便将他推荐给了青帮

也就在这时,杜月笙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黄金荣的妻子欣赏他,在自己丈夫面前一直吹着枕边风,杜月笙因此在青帮的地位不断飙升,由于他对弟兄极为仗义,于是在不久后杜月笙便成为了受人敬仰的青帮老大。

杜月笙在上海一举成名,不仅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地位,还赚得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月笙一生纵横捭阖,无论是在黑帮的争斗中,还是在商海的浮沉里,他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手腕。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智慧传承给下一代。杜月笙一生子女众多,对于子女的教育,杜月笙格外严格,不过好在他的子女也都十分争气,早早地便闯出了一番事业。

但唯独他的小儿子,小儿子自幼便极为厌学,不管如何管教都没办法改变小儿子的性格,杜月笙曾一度认为自己小儿子是个“小傻子”。

为了验证自己小儿子是否和自己猜想的一样。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他决定对自己的小儿子进行一次特殊的考验。

那天,杜月笙将小儿子叫到身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严肃。他指着桌上摆放的三样东西——银元金条和钞票,对儿子说:“儿子,这三样东西你只能取一样,你要啥?”

小儿子看着眼前的三样物品,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思考的光芒。他先是看了看银元,那是父亲早年打拼时的见证;又看了看金条,那是家族财富的象征;最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钞票,那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然而,他并没有立刻做出选择,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月笙看着儿子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他原本以为儿子会选择其中一样,毕竟这些都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然而,儿子的沉默却让他感到了一丝意外。

就在这时,小儿子突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走到桌子前,伸手拿起了桌布,然后转身对杜月笙说:“爸爸,我啥都不要,只要这个桌布!”

杜月笙愣住了,他没想到儿子会选择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物品。他皱起眉头,问道:“为什么?”

小儿子笑了笑,回答道:“爸爸,银元、金条和钞票我只能选一样,但这个桌布,却可以将它们全部包起来。”

杜月笙听到后放声大笑:“好!好!好!没想到你才是那最聪明的一个。”

原来自己小儿子,并不是“小傻子”,仔细想想,自己小儿子除了不爱学习,到处惹事之外确实没有其他缺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而自己小儿子的优点则是情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