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即将启动

今天起

由曾经在鼓岭生活过的美国友人后代

研究鼓岭文化的专家学者

等组成的一群“鼓岭之友”

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

重聚福州、再登鼓岭

寻找百年前的历史记忆

追寻当年中美民间友谊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鼓岭

在鼓岭,每一栋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韵味;每一条阶梯,都有着独特的故事;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岭老街

百年前,在鼓岭度假的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让鼓岭形成中西交融、生机勃勃的国际社区。

“鼓岭圈”的诞生

鼓岭国际社区的形成

源于19世纪末期

鼓岭清凉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环境

吸引了大批外国人来此度假避暑

毕腓力所作《鼓岭及其四周概况》提到

传教士吴思明(S.F.Woodin)

最早在鼓岭度假的外国人

被吴思明发现之前,鼓岭是个默默无名的山野之地。1886年,英国人任尼在鼓岭梁厝建起第一座别墅。之后,鼓岭避暑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不仅福州市区,还有厦门、南平,广东汕头、香港等沿海港口的外国人也纷纷来鼓岭。居住时间大约在每年五月端午节到八月中秋节之间。

因为外国人在鼓岭的聚集,一个自发的联合组织应运而生。外侨们相继成立了“鼓岭公共促进委员会”和 “鼓岭联盟”,后演变为鼓岭理事会(万国公益社),目的是组织侨民的各项社交、医疗、卫生、教育、邮政、文艺活动等服务功能。鼓岭,一定程度上具有早期城市市政社区管理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国公益社公布的《鼓岭避暑人须知》。(来源: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穆言灵复制)

毕腓力在《鼓岭及其四周概况》记载,鼓岭联盟“目的是组织各国侨民的各项社交、文艺活动。所有在山上的侨民不必经过任何形式的选举或抽签,只需缴纳50美分的入会费”。而在1902年,鼓岭联盟已经有125个成员。

每逢夏季

在鼓岭联盟的组织下

一场场歌舞酒会、园艺展览

下午茶、读书会、科学探讨会等

休闲社交生活

就在山间徐徐展开

逐渐形成了“鼓岭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3 年,美国驻福州领事葛尔锡在鼓岭举办生日宴会,邀请了八十多位鼓岭村民参加。(来源伊芳廷家书,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蔵)

万国公益社、游泳池、网球场

等当时非常稀缺的公建设施

也见证着当年“鼓岭圈”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夏季的万国公益社。(来源:裨益知家书)

万国公益社 福州最早的洋会所

如果要问

鼓岭哪个建筑最为有名?

万国公益社

一定是许多人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国公益社现状

作为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之一,万国公益社设施非常完善,是昔日鼓岭国际社区的文化治理枢纽与信息中心。它更是中外民间友好相处、和谐生活的见证。

《鼓岭纪事报》曾刊登过万国公益社的筹集过程,从中可推测出建设时间大体在1914至1915年。作为当时鼓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万国公益社选址在螃蟹岭下的三宝埕,公益社是一座石木结构、单层厅堂式建筑,面阔七间,墙体用青、黑、白等不同颜色的石头砌成,散发浓郁的异国风情。

万国公益社内有一座240个座位的礼堂、三百多平方米的大厅没有一根承重柱,有3个委员会房间、舞厅、化妆室、更衣室、厨房等。大礼堂里表演滑稽戏和播放电影时,附近居民常常携家带口来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国·驿栈

万国公益社,是福州鼓岭保存至今、体量最大的一处古厝,外国人举办茶会、宴会、讲演及舞会等各种活动的社交场所,被誉为福州最早的会所。

公益社西侧的空地被当地人称为“轿亭”,是当年停轿子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公共停车场。公益社门前草地平坦,当地村民的庆典、乡宴等也常在这里举办。1936年,郁达夫就在这里邂逅了一场农家宴社戏。

名噪一时的万国公益社是当时的网红打卡点,见证着岭上的“西式贵族生活”,这也成为许多外侨难以忘怀的记忆。鼓岭成为他们远渡重洋返乡后的精神家园。

互帮互助 鼓岭国际社区的形成

如今

万国公益社被打造成鼓岭故事展馆

犹如百年前一般

重新修复后的万国公益社

成为中外游客到鼓岭的必去打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国公益社打造为鼓岭故事展馆

作为一个“国际友好社区”,鼓岭魅力不仅仅只有社交作用。当时外侨组织修缮道路、管理房屋、保障新鲜卫生的牛奶、组建社团及文娱活动、有序治理商贩和轿夫,为外侨提供高质量的度假生活。

其中,万国公益社的作用十分明显。1933—1934年版《鼓岭手册》详列了中文版信息,声明万国公益社“无性别国籍之界限”“以维持鼓岭避暑人之物质、交际、文艺、公益与利便为宗旨”,致力于为鼓岭避暑居民的公共利益服务。

可见,万国公益社相当于业主委员会的一般职能。《鼓岭手册》记载,万国公益社作为民间非营利团体,所提供的职责与组织机构基本能够涵盖外侨在鼓岭避暑的日常及文化生活所需,同时出面组织修路、出版报纸、协定劳工工资、挑工价格、促进公共卫生等公益性活动。

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下

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

现代化特征的国际社区

在鼓岭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1933年,鼓岭编列门牌的避暑别墅就有100多处。图为1920-1930年期间的鼓岭(来源:裨益知家书)。

形成以万国公益社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机构;以万兴洋行等为代表的金融商贸机构;以鼓岭教堂等为代表的宗教场所;以鼓岭疗养院为代表的医疗设施;以游泳池、网球场为代表的文娱设施;以电报局、邮局等为代表的社区基础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岭网球场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岭邮局

历经百年芳华

鼓岭国际社区的独特魅力依然存在

鼓岭更是成为

福州国际旅游度假的

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

如今

有着中西文化积淀和说不尽历史故事的鼓岭

用自己的方式

再续书写中美民间友好交往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岭映月湖

记者 王光慧/文 包华/摄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兰超 王臻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