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跪在了年迈的老母亲面前,哭得声嘶力竭。

“娘,我把哥哥带回来了。”

话音刚落,他就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块小手帕,慢慢地揭开了一角。

手帕揭开,一小坨黑色的土壤、连同一枚弹壳映入眼帘。

这是他从朝鲜带回来的泥土,上面就沾染着哥哥牺牲时洒下的热血。

枯涸的手掌轻轻抚摸着这坨土壤,老母亲的眼眶瞬间变得通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光,我的好儿子,你可算回家了。”

这个老太太就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

当时,黄继光在上甘岭597.9高地阵亡之后,他的遗体于1953年3月运回国内,并被妥善安葬在了辽宁省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

既然黄继光烈士的墓位于辽宁省境内,为什么他的弟弟要不远万里跑到朝鲜捧一抔泥土带回家乡,并且骗老母亲“我把哥哥带回来了呢?”

1

1954年,国内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开始了。

在此之前,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已经与美军代表马克·克拉克在朝鲜境内的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这就意味着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

既然战争结束了,为什么国内还要继续大规模地征兵呢?

原来,应金日成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在朝鲜继续帮助当地政府开展战后重建工作。

可是,当时的志愿军部队经历连续4年的艰苦战斗,早已疲惫不堪。

于是,中央军委下达指示,参与作战的部队陆续撤回国内休整,继续征调新的兵源进入朝鲜,帮助当地政府战后重建、维持和平秩序。

在中央领导的号召下,一大批有志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投身到支援朝鲜的队伍中去。

就在这年冬天,黄继恕的母亲突然问道:“你三哥牺牲在了战场上,你愿不愿意替三哥完成任务?”

20岁的黄继恕听完,当即拍着胸脯说道:“我也要像三哥那样,成为人民爱戴的大英雄。”

黄继恕的三哥就是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当时牺牲的时候,远在四川省中江县老家的黄继恕听到消息后热泪盈眶,发誓一定要帮哥哥报仇。

所以,当家中年纪最小、排行第四的黄继恕当即表示,自己一定要参军援朝。

看着小儿子义愤填膺的样子,年过六旬的母亲邓芳芝伸出颤颤巍巍的手、轻轻抚摸着黄继恕的后脑勺,眼神中十分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住,三哥是你的榜样,但上了战场,千万不要把你三哥的名字挂在嘴边。”

“你要靠自己建功立业。”

带着母亲的嘱咐,黄继恕加入到了志愿军的队伍中,成为第九兵团第23军73师218团2营6连的新兵战士。

这个时候的朝鲜半岛,早已没有了硝烟,军部首长训话时也明确谈到,你们的任务就是去清理战场、然后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刚刚进入驻地,连长就拿着一份名单开始点名。

当他看着“黄继恕”的名字时,微微一怔,自顾自地嘟囔了一句:“竟然跟黄继光烈士的名字只差一字,而且老家都是四川中江县的。”

于是,连长走到黄继恕跟前问道:“你跟黄继光烈士是什么关系?”

黄继恕本想脱口而出,黄继光就是自己的三哥,可转念之间就想起了临行前母亲的叮嘱。

万一自己透露出这个身份,作为烈士的兄弟,可能会受到战友和组织上的特殊关照。

黄继恕并不想得到这种特殊关照,于是谎称:“报告连长,我并不认识这个人。”

听完解释之后,连长信以为真。

黄继恕便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跟随部队扎根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辛勤地投身到建设当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1958年春天,已经在朝鲜待了将近4年之久的黄继恕、突然从战友们的口中得知,23军马上就要踏上回国之路。

这个时候,黄继恕才突然觉得,来到朝鲜这么久,还没有亲自到三哥牺牲的地方看一看,告慰一下他的在天之灵,实在有些遗憾。

于是,在即将启程的前几天,一向遵守纪律的黄继恕却突然消失了。

“黄继恕,黄继恕!”

“你们知道黄继恕去哪里了吗?”

全连将士们都在收拾行装的时候,连长却焦急地把整个连队驻地翻了个底朝天。

听到连长气急败坏的呐喊,6连的一名战士回答道:“前几天听黄继恕说,要到597.9高地去看看。”

597.9高地?就是上甘岭战役时的597.9高地?

这小子到那里去干什么?

部队即将撤离的时候,一名军人竟然擅自离开驻地,这简直就是逃兵行为!

“他是怎么走的?”此时的连长已经怒不可遏,当即跳进一辆军用卡车的驾驶室。

这时,那名战士又回答道:“步行走的,咱们连的汽车钥匙全部在指导员那里,他也开步走啊。”

听到这里,连长立马启动了卡车,朝着上甘岭方向追了过去。

经过一下午的追逐,远处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个若有若无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长当即猛踩油门,嘴中念叨着“看一会儿我活剥了你”,一边驾车朝前疾驰。

等到追上黄继恕的时候,他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不好,迈起步子踉踉跄跄、如同虚脱了一般。

连长猛打方向盘,卡车拦住了他的去路。

见来人是连长,黄继恕咧了咧干涸开裂的嘴唇:“连长,你咋跟来了。”

可是,连长却没有回应笑脸,反而上前就是一脚,把他踹到在地上。

连长厉声斥责着:“妈的,刚来朝鲜的时候你怎么不跑?这三年时间你怎么不跑?为啥偏偏要等到回国的时候当逃兵?”

随着一声声怒骂脱口而出,连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结实的拳头如雨点一般打在了黄继恕的身上。

而黄继恕一声不吭,任凭肚子上、肩膀上、胸膛传来阵阵疼痛,也不做出任何反抗。

等到连长打累了,气喘吁吁地瘫坐在一边,黄继恕才开口悠悠地说道:“我之所以擅自离队,就是想去看看我的三哥。”

话音刚落,连长惊愕了:“你三哥参加过战斗?”

可是,令他更加惊愕地还在后面。

黄继恕的三哥就是黄继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长脸上的震惊之色久久不能消散,其实在他第一次给新兵点名的时候就曾猜想,自己面前其貌不扬的小家伙跟黄继光或许有一些关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黄继光就是他的亲哥哥。

沉默了半晌之后,连长对刚才的一番粗暴行为感到愧疚,便拍了拍黄继恕的肩膀一仰头:“上车,我带你去看望三哥。”

就这样,黄继恕和连长一行二人驱车来到上甘岭597.9高地。

刚一下车,黄继恕就站在高地上环顾了一圈,随后撕心裂肺地朝着天边嘶吼:“三哥,过两天我就要回国了,妈妈给我写过信,让我把你带回去!”

随即,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将一捧黄土放在中间,然后又捡了一枚弹壳放了进去,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塞进了怀里。

最后的心愿完成,黄继恕便随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四川老家。

刚走进家门,黄继恕就泪流满面地扑进母亲的怀中,哽咽着嗓子说道:“娘,我把三哥带回来了。”

那捧黄土、连同那枚弹壳,便一直放在母亲邓芳芝床边的小木桌上,睹物思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回到祖国。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决定,由各军推荐表现突出的战士组成代表团,一同进京参加表彰会议。

而黄继恕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身为烈士黄继光弟弟的身份,便被第九兵团司令员王建安选中,作为志愿军代表接受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

坐在一路向北的绿皮火车里,想到自己马上就能见到毛主席,黄继恕内心是忐忑的。

终于,经过几天几夜的行程,他终于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内。

当毛主席微笑着伸出手掌的时候,黄继恕当即伸出双手紧紧握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就是黄继光的弟弟?”

面对主席的询问,黄继恕激动不已,哽咽着回答道:“果然是英雄兄弟啊。”

会议结束的时候,毛主席还对他说道:“有时间的话,带着你的母亲来北京转一转。”

“你母亲上次来北京的时候,我们相谈甚欢,很希望能够再见到她。”

面对诚挚的邀请,黄继恕重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1960年,黄继恕带着母亲来到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待。